早就听说延安有一条红色文化主题的商业街,关乎民众的吃住行游购娱这些都与红色文化息息相关。建党101周年,终于来到了延安红街。除了感受红色文化,观看《再回延安》也必不可少的安排。不过我的眼睛却在宝顺爷爷缓缓举起右手的一刹那,湿润了。也许是身临其境,也许和特殊的时间有关,也许被演员的表演感动了,也许……,带着也许,有幸和剧中刘宝顺爷爷的饰演者暴亦珺老师进行了交流。
刘宝顺爷爷的饰演者暴亦珺老师
笔者:暴老师您好!《再回延安》这部剧我们早就听说过了,也早就知道您饰演爷爷刘宝顺这个角色,但一直忙于工作,没能去剧场亲眼观看,您能和我们说说这部剧吗?
暴:这部剧是根据老红军刘宝顺爷爷的晚年日记创作而成的,讲述了几个红旗班战友在长征途中用生命守护旗帜的故事。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爬雪山,过草地。最终,只有我饰演的这个刘宝顺爷爷幸存下来了。
笔者:我们从各个方面的报道,还有观众的反应,听到更多的是这部剧非常震撼。同时,我看到您在敬礼的时候,眼眶也有些湿润。
暴:是的,很多观众看完以后第一感觉都觉得是震撼。这个震撼呢,不仅是观众和演员的互动,同时剧中的环境,也让观众置身环境中。
从剧本来讲,本身这部剧反映的是普普通通的长征人。他们大多数都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战役和大的战争。就是为了保护这面旗帜,最后牺牲在了长征的路上,这种反应普通人的普通感受。因为他做的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所以呢,既接地气,又让人感觉到他的伟大之处。比方说第一个区域,那是老年的爷爷刘宝顺决定放下一切,放下他所有的荣誉,放下他所有的功劳啊,要去寻找他牺牲的战友们。他要和当年的战友在一起,相当的感人。这种战友情,像我这种当过兵的有种特殊的感情。我是上过战场的,我们那场战争当中也牺牲了很多的战友,有的,就是在我眼前流血牺牲的。换句话说,在这个剧情中,我感觉我也是战争的幸存者。
笔者:暴老师,您对这个角色理解的就比较深,演起来应该是得心应手吧?
暴:确切的说,当我得到这个角色的时候,已经不是在表演啦,我感觉我就是刘宝顺爷爷,刘宝顺爷爷就是我。我已经不能用表演来演绎,我已经融入到爷爷刘宝顺这个本人的骨子里了,也融入到当时的战场情境当中了。跟刘宝顺一样,我也不仅仅在演我自己。我也代表着和我一起参战的那些战友们,我也十分想念他们。
今天是7月1日,是建党101周年纪念日。我们有一个战友群,我们在群里进行了党员点名,重温入党誓词,并且回想了当年各自入党的情况。
笔者:您自己入党的情况您还记得吗?
暴:我是在战场上火线入党的。入党的时间也恰恰是7月1号。到今天为止,我整整35年的党龄了。当时,我还在前线打仗,我是在猫耳洞里入的党,所以叫火线入党。当党组织批准我成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时候,我心里是无比的激动,我决心用鲜血和生命来保卫我们的国土,捍卫我们的国家主权。因此平添了无限的斗志。这份入党申请书,让我更加激发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更加促使我要用一生去保护他们,去爱护他们,去为党的宗旨而奋斗,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暴亦珺,原名暴艺军,曾参加老山对越防御作战,任“老山第一观察所”所长。作战中,因作战果敢,英勇善战,多次为我军侦察到可靠情报,因此荣立三等战功,并被授予“老山优秀侦察兵”、“老山优秀战士”等光荣称号。
1984年从军当兵,他当兵的理由很单纯:没有考上大学的他,受不了军人父亲的指责。怀着好男儿宁可身体受苦,决不让脸面难堪的倔强,出发前,他向父亲发誓,不干出点成绩绝不回家。凭着他的吃苦与认真,暴亦珺到部队当兵第7天,就成为新兵标兵,第一个当上了班长,不久在大练兵中更获得“神枪手”美誉。
1987年,20岁的他在老山前线当侦察兵。作为侦察科十班班长,他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儿便是在观察所架起大倍的望远镜,侦察情报。一次,部队决定派兵前往敌方据点活捉俘虏,他有幸成为其中一员——火力组副组长。出征前,侦察科长问他:十班长,这次情报是否准确?能否抓到俘虏?他的回答是:情报百分百准确,俘虏一定能抓到!以观察力细致著称的他最清楚不过,活捉俘虏任务艰巨且十分危险。对此,他主动请缨“断后”,成为那次战斗中掩护大家安全撤离的最后一名战士。
因部队指标有限,主动放弃二等功与上军校的机会,将机遇留给来自农村的战友。退伍后的他被分配到山西中药厂。
从1992年在山西日报发表了“山西中药厂‘远’字商标荣获马德里世界第一商标奖”的消息后走上了文化艺术采访与创作之路。同年,与其父暴和乱合作编写了《国防知识问答》一书(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太谷电视台工作期间,自办节目《小城聚焦》,被百姓称为太谷的“焦点访谈”。并成功地采访了中国打假第一英雄韩成刚先生、美国华盛顿山西同乡会会长解宝鑫先生、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容嫫嫫扮演者李明启女士、影片《雷锋》中雷锋的扮演者吴军先生、著名笑星潘长江先生和企业家杨巨奎先生等。
1997年,策划和导演了第一部MTV〈〈祝你平安〉〉。
1999年,在〈〈都市生活〉〉报头版发表了长篇通讯〈〈她为何杀死她的丈夫〉〉,在〈〈科技消息报〉〉发表了长篇通讯〈〈烈士常冬青〉〉(后拍摄成电视剧〈小镇所长〉)。
2000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中,任太谷宣传总策划,自编自导自演了小品〈〈事业与家庭〉〉参加了全省会演。
2004年,拍摄了第一部长篇记录片〈〈百年回眸 太谷沧桑〉〉,任摄像、编辑、制作。
2006年,被录入太谷党史办主编的〈〈太谷人物志〉〉之文化名人系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7年,自筹资金,自编自导自演了山西首部“暴”笑喜剧系列〈〈爱酒 没商量〉〉和〈〈蒋总裁爱官没商量〉〉,并创造了太谷县五个第一。暴笑喜剧剧组主创人员和演职员均为本土草根人士,演员是草根演员、编剧是草根编剧、策划是草根策划。全剧组没有一个专业人员,是最贴近群众、最贴近生活、最贴近实际的大众娱乐片。因此,暴亦珺也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草根导演”。
2010年,他参加了“重走晋商万里茶路”——一次行程最远的新闻采访活动。在这条路上,他策划并敲定要摄制电视剧《血染警徽》,后改编为电影《刑警队长》,也就是后来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的《警界无声》。这部电影从筹划到预算,担任制片人,甚至协调演员和其它部门人员,从头到尾都由他全权负责。
目前,以阿拉善五位部队首长18年来,植树16万亩为原型系列电影《战沙海》正在创作中……
来源: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