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刚需购房“降成本”
新快报讯 记者何璐诗报道 9月底稳楼市的第三个大招出炉。9月30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央行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此次政策明确,自2022年10月1日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别调整为2.6%和3.1%。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政策保持不变,即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别不低于3.025%和3.575%。此次政策是近期央行房贷利率下限自由下调、财政部换房免个税政策后的第三个大招。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当前对于公积金贷款利率继续了下调操作,体现了公积金贷款利率降息的导向,是商业贷款利率下调后又一重要的金融政策。此外,本次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主要是针对首套个人公积金贷款,体现了进一步降低刚需购房者购房成本的导向。
在严跃进看来,商业银行贷款持续降息,客观上也需要公积金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调,否则公积金贷款和商贷的利差比较小,客观上也会使得公积金贷款的吸引力下降,所以必须降息。而公积金贷款的利率进一步下调,使得后续公积金贷款的优势更加明显,对于刚需购房者,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严跃进认为,公积金此次政策,也可以和其他政策叠加,比如说部分城市允许二套房也可以享受首套房的公积金优惠政策,那么对一些改善型购房需求的释放也具有积极意义。
“我们看到近期的政策都指向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降成本,不管是央行和银保监降低首套房贷的利率水平,还是财政部降低换房的个税,以及本次人民银行降低的公积金贷款利率,都是这个方向。”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降成本是大趋势,唯有这样才能不断地降低刚需和换房需求的成本预期,激起大家的购房意愿。
李宇嘉认为,“单看某一个政策它不太可能说有较大作用,但是如果说多方的政策叠加起来,它产生的效应就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