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连中国:语文应该少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应当尽快提高,少布置一些作业,多研究一些问题。” 语文教学名家张必锟曾经如此感慨。

这个话题放在今天仍然不过时,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应该如何给学生们布置作业?

特级教师、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四中首届人文班班主任及语文教师连中国对此有自己的做法:他从来不给学生布置语文作业。

但这位不给学生布置作业的语文老师,所带的学生却有骄人的成绩:

2003年,他在北师大附中带的首届毕业班,有7人拿到作文满分;2010年,他在北京四中带的首届人文实验班,语文均分126.5分,全班30人全部考入名校,其中清华、北大14人,哈佛、伯克利各1人。连中国老师所带的北京四中人文实验班的周课时比一般学校少,三年中不加课、不补课,也很少布置作业。

一起来看看连中国老师对于语文作业有怎样的见解。

特级教师连中国:语文应该少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连中国

让学生自己给自己留作业

作为老师,我衷心地希望并建议,自小学低年级始,应该多鼓励并提倡我们的学生自己给自己留作业,家长和老师应该不断提升学生给自己留作业的能力与水平。

怎样留作业,留什么样的作业,取决于我们想追求与实现怎样的教育价值。良好的教育是让学生不失热情的教育,不但不失,学习的热情还能日益高涨,日日养成好奇心与探求的欲望,对未知世界充满热望;良好的教育是让学生可以做学习主人的教育,通过自我选择与安排,达到自我现实的目的;良好的教育是把“自我”逐渐认识并呼唤而出的教育,让个体充满自信;良好的教育是让个性得到不断发展并越来越鲜明的教育。

现实中,我们相当数量的学生,长久以来,一直处于被安排被布置被制定的地位,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包括作业内容与作业形式,都被老师与家长紧密围绕着“高效快速成功”的目的完全安排好了。我们的学生无须探求,无须尝试,更不必失败,眼前的路是经过大人把定了的,完全正确,完全合理,完全快捷,完全光明,学生只有一件事可想可做,那就是——完成。

所以,到了高中阶段,我们的学生有热情的不多,我们不少好学生靠的是“坚定的意志”与 “对成功的渴望”,一路“忍”与“挨”了下来。不少的学生,对学习早无“热情”可言,一直是靠将来生存的强大压力与必要的冷静理智在维持着自己的“学习”。

我们更有不少的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早早地就丧失了自己的“想法”,他们习惯的是“接受”与“默写”,在学习中完全不在乎那个至关重要的“我”。他们希求的考什么,学什么,最习惯并喜欢的学习模式是老师将考试内容条分缕析地呈现出来(看到这个心里就踏实了),然后通过背与默的方式,求得好分,万事大吉。

境窄眼浅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最易认为老师跑题。他们会用早已习惯的“有用”、“无用”进行判断与取舍。他们其实正是多年“机器”教育的受害者,心中许多的大门都紧闭着,尘封着,心里没有风。不少学生和家长希求的是老师非常负责任地不断去检查与督促,“管”是我们教育非常显著的一个特色。我们不少的学生没有做学生的“尊严”,所谓学习上的进步,是靠密不透风的“逼”与“盯”换来的,是靠夜以继日大量反复的补课与练习“磨”出来的,是靠别人不断的侮辱与损害“换”来的。

以上我说的并不夸张,就在不久前,我和一位高三学生聊作文,我问他:你喜欢什么和熟悉什么呀?他似乎一下子遇见了一个天问,再也说不出话来。我们的学生,心里只有别人的需要,只有所谓考试的需要(其实不少学生对考试需要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只有前途的需要,从来就没有自己的需要。受教育者没有自己的需要,是我们教育面临的最严峻最残酷的问题。

教育的过程,本应该是自我,是“人”不断诞生并日益壮大的过程,而现如今,我们的教育做的恰是相反。每年高一接班,其实,我都要花相当的气力,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需要,都要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内在热情与热望,都要重塑学习这件事对于一个生命个体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都要让学生不断认识到一个人有“想法”是一件多么重大和意义非凡的事情,都要不断地和学生沟通学习不是“记”和“练”,而是“撞”与“思”,是诞生与创造,是独一无二,是与高贵与优美不断逼近靠拢并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

给我们的孩子空间与自由吧,让他们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应该对自己负起责任,让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体味到生命的独立与尊严。让他们自己给自己留作业,自己去寻找,自己去确定,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设计,自己去探究,自己去领略,自己去安排,自己去失败,最终自己去实现自己。

特级教师连中国:语文应该少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连中国和学生们在一起

千山万水走遍,最后剩下的还是自己。这是人生的基本原理与规律。教育,就是帮助“人”牢牢地把握并实现——那个“自己”。我们连作业都不情愿,甚至都不敢让孩子自己去安排,我们孩子的那个“自我”,他们什么时候才能遇见和感受到啊!我是老师,对此我很担心。老师和家长,可以是很好的帮助者,是智慧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人,但我们一定不是学生的那个至关重要的“自己”。

压迫与辖制,安排与布置,出不了一流人才。培养一流人才最好的、最有效的方法似乎就是:你别老管他,别给他捣乱。

设计:周   丹

编辑:周   丹

主编:吴海涛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