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读书的人是会发光的
昨天看脱口秀大会,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
“我们总是听到别人说不忘初心,不忘初心,可这些人是不是光顾着不忘初心,却忘了出发。”
我有时候也会回想自己跑步的初心是什么,为了健康?为了好看?好像都不是。
我想,隐藏在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应该是为了经历吧。
阅读可以让我看到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充满吸引力、天马行空的思想。
然而,比起远远观望这些思想,去了解他们获得思想的这份经历更令我向往。
而跑步,恰好可以实现我的向往。
别人看过的风景我也可以去看看,别人尝试的经历和达成的成就我也能去试试。
这是读书和跑步分别带给我的礼物,我很感谢在这两者之下,我所拥有的心灵和身体的双重经历。
所以,今天的这篇推文,我找了三位同样爱看书的跑友,一起给大家推荐12本书。
@龅牙赵
跑龄:5年
最喜欢的作家:王小波最喜欢的一句书摘: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01
《沉默的大多数》作者:王小波
王小波在写杂文的时候,并不像他写小说那么天马行空,而是尽可能地把自己严谨的思考都灌注在文章里。
从这些杂文里,我们能够窥见王小波对于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考,也能够感觉到他对于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这个环境的热爱。
更重要的是,他在所有的杂文里都在传递着一种理念——独立的思维。
可能,这就是他最喜欢的,思维的乐趣。
02
《活着》作者:余华
一本影响了很多人写作方式的书,张艺谋以这部小说为剧本蓝本拍摄的同名电影,被影评人评为他这辈子最好的一部电影。
这部小说的写作手法极其简单干净,但是越发干净的文字越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所有的悲剧都在这些毫不拖沓的叙述中缓缓流进每个人的心里。
不管你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看这本书,你都能感觉到那种从头到脚的、绝无逃脱可能的悲凉。
03
《亮剑》作者:都梁
没错,就是那个被做成无数表情包的电视剧原著。
电视剧只拍摄了小说的前半部分,而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小说的后半部分才是作者都梁创作的初衷,以及他文字能力体现的精华。
作者极其扎实的近现代史(尤其是军史)方面的知识储备,让他在创作过程中逻辑清晰,各种典故信手拈来,情节流向毫不生硬。
特别值得一提的时候,都梁在写作时随手一薅的幽默感,让人叹为观止。
@西嘉
跑龄:5年
最喜欢的作家:木心
最喜欢的一句书摘:生活的最好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01
《余生皆假期》作者:伊坂幸太郎
说到日本的推理小说作家,不能绕过的一定有伊坂幸太郎。
没有本格推理对于谜题的精密设置和严谨要求,又不像社会派推理的严肃和沉重。
伊坂幸太郎用最轻快的话说出厚重的话题,虽然有鸡汤但是不会让人反感,人物有趣又不会轻飘无力。
能把凶杀案件写得犹如日常生活一样脑洞大开,看似满口跑火车又不正经,这就是伊坂的魅力。
《余生皆假期》这本书,由5个环环相扣的部分组成。每个人物都很有趣,读着他们的故事,好像看见了自己,看到了身边的人,看到了自己的生活。
有趣的人物,有趣的故事,有趣的鸡汤:
“一味沉湎于过去是毫无意义的,就像一直看着后视镜是最危险的,会出交通事故哦。”
02
《鬼》作者:今邑彩
推理悬疑和恐怖的结合,《鬼》是我读过后,多次安利的一本书。
故事讲述了儿时捉迷藏游戏中,扮“鬼”的小美神秘死亡,多年之后,参与过捉迷藏的伙伴们逐一死去,而他们在死前都说过曾经见到了当年死去的小美。
整本书由7个简单却反转不断的小故事组成,恐怖的外壳里面,也有让人读完后热泪盈眶的温馨。
03
《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作者:村上春树
《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无疑就是对于我这种又爱跑步,又爱瞎写些文章的文学爱好者最好的福音。
村上的文字魅力对我来说,就是看着他的书,总觉得能照见自己的内心。
村上在这本书里说:“并非只凭意志坚强就可以无所不能,人世不是那么单纯的。”
这段话简直说到了我的心坎里。虽然从普遍论上认为跑步贵在坚持,但我觉得每天坚持跑步和意志的强弱,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更要紧的,其实是一种抵得过疲惫的热爱。
@二影同学
跑龄:4年
最喜欢的作家:村上春树
最喜欢的一句书摘:心的强大,在于正定,在于守一不移。
01
《十五颗小行星》作者:刘克襄
作者刘克襄是一个热爱探险的自然观察者,他用路途中遇见的15段精彩的生命故事回应儿子对于人生意义的疑问。
这15个故事里,有每天挂着失踪儿子的照片在台湾的高山中跋涉的新西兰男人;
有毕生寻找灭绝物种云豹的台湾年轻人;
有不顾生命安危登上珠峰而后失踪的探险家拾方方;有走进沙漠消失的中国探险先驱彭加木……
他们的一生都在追逐于探险、漂泊、与自然相遇,参透自然与生命万物的奥秘,直到自己也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这本书无数次触碰到死亡这个话题,相比沉重,带给我的更多是一种大开大阔的心境。
02
《刺杀骑士团长》作者: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说过这么一段话:“无论高墙多么正确,鸡蛋多么错误,我都站在鸡蛋这一边。”
小说不断提及“隐喻”、“高墙”和“鸡蛋”这些理念,也都体现了他的反战思想。
再者,且不说小说深层次的含义或者隐喻,仅仅是欣赏村上的文字,我认为也是一种享受。
村上的描写是实实在在的,是质朴的感受,简单却能引起共鸣。
这本书里还提及许多我不曾涉猎的文学作品、古典音乐,也吸引我去一一寻味。
03
《我心归处是敦煌》作者:樊锦诗
敦煌,曾走过,敦煌的历史,也曾读过。
但直到读了樊锦诗的自述,才终于发现对于敦煌的了解实在是太浅薄孤陋。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可以用“震撼”两字形容。
震撼于敦煌莫高窟绵延前年的形象佛教史、道不尽的经变画艺术;震撼于樊锦诗将对敦煌的满腔热爱和执念,变成了她一生为之奋斗和付出的事业;
震撼于敦煌莫高窟的研究人员们为了守护敦煌莫高窟,一生与恶劣天气抗争,坚守在干旱大漠;
也震撼于樊锦诗的爱情故事。
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爱人彭金章抛下一切,来到樊锦诗的身边,无条件支持她,支持敦煌莫高窟的考古事业……
择一事终一生,很羡慕这种穷尽一生去做一件事情的决绝,也很想靠近、去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沈乌贼
跑龄:4年
最喜欢的作家:冯唐
最喜欢的一句书摘:人不该太清醒,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不必反复咀嚼,一生不长,重要的事儿也没那么多。
01
《三十六大》作者:冯唐
这是冯唐的一本杂文集。
三十六大,三十六种对象,每一篇的篇幅不长,但是读感够好,借用书信的方式娓娓道来。
写给身边人,写给偶像,写给已逝的人,整部书以信件的形式,去承载着文字和自己所思所想,喜欢的纯粹,讨厌的也不掩饰。
推荐的理由更在于,表达欲人人都有,但是如何表达的能让读者读下去,是值得一直思考的。
02
《孤独六讲》作者:蒋勋
“每个人都在说话,却没有人在听”。
孤独六讲分为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推荐心静的时候看这本书,会有一些启发。
跑步的人经常觉得跑步是一个人的事。
但一个普通跑者和顶尖跑者之间的区别,在于面对孤独的能力,起码能在面对之前对孤独有所了解。
如果你是自感孤独的人,那看完这本书后,或许你把这份孤独变得心安理得,不再去怀疑孤独是否有错。
03
《解忧杂货店》作者:东野圭吾
作为一个推理作家,在情节的布置以及细节的处理,还有故事的推进上,东野圭吾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一位作家。
这本书用多个看似无关联,实际却紧密相扣的小故事告诉我们:
人生的许多选择,或许只有到了足够远才能看出当时选择的结果,而在当时,所有的瞻前顾后,都不如去顺着本心去做好了。
一个选择确实是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但是即使做出错误的选择,又如何呢?
没有必要对当时的选择耿耿于怀,未来不可推测,能改变自己的也只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