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境内的大金湖,碧波荡漾,犹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丹霞地貌的群山之中。
国庆期间,南来北往的游客纷至沓来。不远处的泰宁县梅口乡水际村,一栋栋粉墙黛瓦、坡顶翘角建筑风格的小别墅,也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
水际村是库区移民村,此前村民并不富裕,但成立渔业协会、家庭旅馆协会、游船协会“三大协会”后,走出了一条旅游富农之路。
如今,水际村民可谓“家家住别墅,户户搞旅游,人人有存款”。
据当地政府统计,水际村民人均收入高出全县平均水平1万多元。曾经的省级贫困村,一跃成为泰宁县的“首富村”。
水际村位于大金湖畔,粉墙黛瓦的小别墅吸引了游客目光。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旅游兴村,产业富村
水际村曾经的自然禀赋并不差,交通便利、林田广袤,也是当地的“鱼米之乡”。
上世纪80年代,拦河建坝新建池潭水库,村民就地迁高,村里的山林、良田与基础设施几乎全部被湖水淹没,人均仅有0.4亩耕地。全村成了不通路、不通电、不通邮的“孤岛”,人均年收入只有370元,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
90年代末期,泰宁提出旅游兴县,让位于大金湖畔的水际村迎来转机。
“如果用好水际村的秀丽风光,村民生活定能更上一层楼。”时任水际村党支部书记吴春华回忆称,他和村干部碰头后,立即召开党员会议,提出“旅游兴村、产业富村”的发展思路,并多次带领村干部入户与村民谈心,最终让全村形成“水际要发展,旅游是出路”的共识。
水际村通过发展家庭旅馆、渔业和游艇,走上了旅游富农之路。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水际村党支部积极行动,决定根据其自身区位优势,建设一个集观光、游乐、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景点。但因水际村是省级贫困村,资金严重不足,最终水际村两委决定采取村集体牵头且出资一半、村民入股集资一半的做法,筹集了第一期12万元建设基金。
为节约用钱,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带领全村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经半年建设开发,旅游景点初步建成,取名为“野趣源”,开放当年就实现门票收入2万元。
见此情形,全体村民纷纷投入旅游产业,腰包也随之逐渐鼓了起来。
抱团发展,实现共赢
伴随时间推移,水际村从事旅游产业的村民日益增多,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但矛盾也随之凸显,为争抢客源,曾经和睦的乡邻之间相互拆台、杀价,甚至还出现过度捕捞的现象,并最终影响了水际村的旅游经济。
“当时大家都存在各自为战的思想,也没意识到过度捕捞的危害,导致鱼越捕越小,水质富营养化严重,环境、口碑差了,游客也流失了很多,旅游业和渔民收入越来越低。”水际村民宿协会会长吴赞臣回忆称。
水际村旅游兴村,并把村庄当作景区建设。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面对如此窘境,水际村党支部积极作为,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利用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创建了“党支部+协会+农户”的抱团发展模式。
村党支部牵头组建家庭旅馆协会,实施“五个统一”发展模式,即采取统一诚信品牌、统一对外经营、统一服务要求、统一安排客源和统一收费标准。
上述措施不仅解决了因争抢客源而造成的邻里紧张关系,更让全村旅游产业形成“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片、一片带一业”的正向连锁效应。
针对过度捕捞,村党支部也有应对之策。根据广泛征求的村民意见,最终达成“统一入股、共同经营”共识,带领村民以自愿入股的方式组建渔业协会,实行统一放养、统一捕捞、统一销售。
另外,村党支部引导经营大户和村民以游船或资金形式入股组建游船协会,成立“大金湖航运集团公司”经营实体,开展规范经营,此举杜绝了码头游船拉客、抢客乱象。
如今,水际村已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权、村民变股东的转型。
目前,水际村的家庭旅馆协会会员已达78户,拥有床位1100个,年游客接待量达15万余人次,户均年收入3-4万元;渔业协会水际村农户100%参与入股,辐射周边6个乡镇1476户,每股每年可分红2600元;游船协会总资产超2亿元,拥有1700余个船位。
接下来,水际村将继续苦练内功,把村里当作景区来建设,总体提升下坊、店上、江坑三大民宿群,吸引更多游客到此体验乡村民宿游、休闲度假游和生态体验游。
“家家住别墅,户户搞旅游,人人有存款”是水际村的真实写照。 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