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的民国17年式盒子炮:萨沙的兵器图谱第297期
今天的主角,是民国17年式11.43毫米手枪。
这枪也叫作晋造17式盒子炮,是军阀阎锡山的杰作。
晋造17式盒子炮最绝的地方,在于它的口径是11.43毫米,全世界其他国家是没有的。
太原兵工厂在仿造美制汤姆森冲锋枪,口径就是11.43毫米。
阎锡山认为这种子弹威力才算很强,以此为基础仿造了晋造17式盒子炮。
由于11.43毫米口径的子弹很大,这种盒子炮也被称为大眼盒子炮,枪管要粗得多。
晋造17式盒子炮诞生于1929年,当时恰是阎锡山和晋绥军最鼎盛时期。
晋造17式的结构同普通盒子炮基本一致,只是把部分零件做了坚固处理。
11.43毫米子弹的装药量更大,威力更强。
晋造17式一样采用10发固定式弹仓,采用桥夹装弹从上方装弹,而不是更先进的弹匣。
主要是这种装弹方式更为可靠,仅造17式不可以全自动射击,装弹10发就足够了。
有意思的是,晋造17式使用美制11.43毫米子弹。
但美国人使用的盒子炮也不是11.43毫米,所以根本就没有这种口径子弹的桥夹。
阎锡山被迫自制了一批桥夹,作为供弹的载体。
该枪威力很大,11.43毫米弹药基本是枪响人倒,是杀人利器,这也是晋造17式最大特点。
晋造17式主要装备晋绥军,也有少量赠送给其他派系部队。
八路军也有一些晋造17式,主要是缴获来的。
有趣的是,缴获晋造17式的部队,开始明白了阎锡山的精明。
11.43毫米手枪弹并不容易搞到,手枪补充弹药非常困难。
很多缴获了晋造17式的部队,面临着有枪没弹的困境。
一些部队只能又将晋造17式换为7.63毫米的枪管,以保证子弹供应。
客观来说,晋造17式并不算优秀的盒子炮。
采用11.43毫米子弹,该枪后坐力增强了很多,导致射击精度下降。
外国枪迷曾经测试过晋造17式和发射7.63毫米的盒子炮,发现精度的差距明显。
也就是说,晋造17式适合在更近距离射击,这样才能保证精度。
晋造17式的制造数量不明,至少是数千支。
不少晋造17式后来被改为7.63毫米口径,一些则被销毁、回炉,剩下的数量稀少。
美国有个枪迷,曾以数千美元的高价收藏了一支晋造17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