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可以这样输液?抢救时再也不怕找不到血管了!

导语

静脉通路乃生命通路,在急救过程中,能否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用药,是成功抢救病人的关键所在。但是在临床急救中,通常采用外周静脉通路输液,部分病人由于静脉塌陷、收缩等原因,无法及时有效建立静脉通路,必须立即采取其他的措施代替,以免造成抢救时机的延误。

美国心脏协会早在《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中明确提出“病情为重需紧急抢救者,反复穿刺3次失败或者90秒未能成功穿刺者,推荐使用骨髓腔输液”,此方法适用于所有人。近年来,骨髓腔内输液作为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循环重建方法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

当病人休克或因创伤大量失血时,外周静脉网会发生塌陷或关闭,但此种情况下,处于骨骼保护中的骨髓腔内静脉网因其特殊的骨质结构仍然能够同体循环保持连接。并且通过骨髓腔内的血流量也是相对恒定的,即使是休克的患者也是如此。骨髓墙内的血管压力约35/25mmHg,相当于全身动脉压的1/3。如下图。

骨髓腔内诸多非塌陷的微小静脉网络可以像海绵一样能够快速吸收灌注至其周围的液体,通过骨内静脉窦将其快速转运至体循环。

穿刺位点:

(1)小儿主要在胫骨近端或远端(2)成年人多选择胫骨、肱骨或胸骨柄(3)桡骨、尺骨、骨盆、锁骨、跟骨等部位也可以应用。其选择应充分考虑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穿刺装置和操作者的经验。

输液速度:

黄新等国内学者研究表明骨髓腔内输液速度波动于6-20ml/min,加压后可达50-125ml/min。

适应症:

心搏骤停(74%)、大面积烧伤(12%)、休克(5%),其他适应症包括大面积烧伤、严重脱水、持续性癫痫等;在中心静脉通路因设备或操作者技术受限的情况下,骨髓腔内输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骨髓腔内输液在抢救危重者时可提供及时的髓内样本进行诊断。

绝对禁忌症:

选择发生骨折的部位作为骨髓腔内输液位点;相对禁忌症:成骨不全、严重骨质疏松、穿刺部位发生蜂窝组织炎;避免在同一骨上反复进行骨髓腔内输液尝试,以免发生潜在的漏液风险。

潜在并发症:

液体和药物外渗导致注射部位周围肌肉和皮下组织坏死,甚至又引发间隔综合征的危险;感染:穿刺针留置时间72-96小时,但建议在6-12小时尽早拔出,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骨髓腔内输液作为建立静脉通路中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未来的临床上,当遇到危重症和输液困难患者,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骨髓腔内输液操作过程,挽救更多生命。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