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新出版的《〈少爷〉的时代》五卷全书,心中忍不住喊道:“漫画竟然还可以这样画!”
按真实场景描绘的日本明治初期著名女性小说家故居。
何为《少爷》的时代?即《少爷》一书的作者,日本文豪夏目漱石生存活跃的日本明治时期(1868-1912)。明治时期在日本文学史上称得上群星璀璨:既有具备开拓性、完成了新旧文学承前启后过渡的作家们,更不乏超越时空限制的大师。
这一时期也是日本社会、政治、文化短期内发生剧烈调整的板荡期,拥有着混乱而自由的特点。它一方面给了作家们忧患意识并最终在其作品中得以体现;另一方面,缺乏限制的自由也让他们无论在文风还是生活方式上都可恣意地发挥天性,彰显思想。又因识字率低下,故而作家们彼此勾连互动甚多,由此形成了一幅环环相扣的文化星图。
《〈少爷〉的时代》中,关川夏央(编剧)与谷口治郎(作画)充分运用了漫画独有的集中表现力,做了充足的功课,以保证历史细节的准确,几乎达到“无一格无来历”。它选取了极富代表性的人与事,以点带面地将明治一代文学史、社会史、文化史,乃至社会主义运动史都容纳其中,自然地带领读者进入一个丰盛的文学、文化、艺术世界。正如小说家董启章所说得那样,“精彩的经典漫画很多,但我从来没有见过,文学可以如此地进入漫画,而漫画也可以如此地富有文学性”。
夏目漱石先生作为首卷《〈少爷〉的时代》的主角,是明治一代文人的代表,但并非是串起主线的人物。全书各卷主角不同,准确地说,更像是一部采用“POV手法”(不断切换视点的手法)的漫画。此卷以夏目为伊始,以夏目为收束,根据夏目之交游与活动,让无数明治时期日本文化与政治人物纷纷登场,勾勒出明治一代人的全景图卷。
第二卷《秋之舞姬》的主角森鸥外,也是日本明治时期的文豪,与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齐名。从文学角度入手,森先生身上本大有文章可做,可本卷居然舍之不取,仅根据森鸥外浪漫主义代表作《舞姬》这部自传性质较为浓厚的作品,半虚构了一段森与德国舞姬爱丽丝的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悲剧故事。这种写法,传神地代表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积极向西方学习当代文化与科学知识,但最终因文明藩篱难以同路,唯有各行其道的现实情况。而书中处于这种文明冲突最前线,在双方不可弥合的裂缝中挣扎的森鸥外,其内心苦痛极富感染力,令读者为之怆然,并最终对其所传递的思想心领神会。
第三卷《苍空之下》的主角石川啄木,有着作家群体常见的敏感、多虑与我行我素的性格,因这种性格也因社会现实条件,他处处碰壁,最终英年早逝。
石川的性格放在任何时代都难逃一个“无赖”的标签。他没有理财观念,金钱到手而尽,物欲强而赚钱能力不高,在《朝日新闻》做校对时月薪二十五日元,月月预支,拿到钱财后便启动挥霍,钱到手中往往当天就只剩下个零头。他远在家乡岩手的老母与妻子,时常写信给他,求要一日元维持生计,并希望啄木能接她们到东京一同生活。每每至此,啄木内心的道德感和耻辱心便陷他于罪恶感的内心折磨之中。
石川啄木与路遥、萧红、王小波乃至画家梵高一样,在世之时一生潦倒,辞世后声名日高,作品洛阳纸贵。而啄木的短歌作品,温柔缱绻如“玩耍着背了母亲/觉得太轻了,哭了起来/没有走上三步”,深沉有味如“悲哀也可以说吧/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一直感动着读者们,并对文学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后世“无赖派”代表人物坂口安吾认为啄木是社会的落伍者,因此对其十分崇拜并深受其影响,还在学校教室的课桌盖子的背面刻上了这样的一行字:“现在我是一个伟大的落伍者,也许会在某一天,我会在历史当中重新崛起!”
闲扯一句,坂口的文学造诣不凡,但和啄木明显不是一个路数,生活行为却学了个十足十。破产之后他借住另一位日本作家檀一雄处,豪迈地点了一百人份咖喱饭,显然已经“青出于蓝胜于蓝”。
第三卷的主角,与其说是石川啄木,不如说是若干如他般自由而潦倒的明治文人的缩影。卷末,石川倒在草地上,痴痴遥望无垠蓝天,有着自由的心灵而没有自由的翅膀,目光中满是时代的彷徨。在第五卷末石川辞世之时,他双眼痴痴望着的,也依然是那片苍空。
石川啄木的人生如烟火短暂绽放,集中体现了大时代转轨下个体的苦闷与进退失据。其人生与宿命,形成了作家群体在明治时期心态与生活的一个绝佳标本。
第四卷《明治流星雨》的主角并不是文学家,而是与中国同期的谭嗣同、邹容对标的日本思想家、社会主义先驱幸德秋水,他的代表作《社会主义神髓》曾为包括周恩来总理在内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贡献思想来源。
在笔者看来,幸德秋水及其所代表的思想先驱者的生活方式,的确是明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勾勒社会全景几近不可或缺,但第四卷中秋水的情人与同志管野须贺子毫无疑问当得主角地位,甚至可以让须贺子独占鳌头。
须贺子是日本著名的妇女运动家、社会主义运动活动家,也是日本最早形成女权主义思维,有意识地摆脱性别藩篱的先行者。她命运多舛,原本出身富家,孰料生母早逝,从此陷入继母的虐待之中,十六岁更是被继母安排的人强暴,一怒离家后,须贺子托身学者宇田川门下,又被老师引诱成为其情妇。
当一个人一路被欺凌,他的结局只有两种,一为防线崩溃从此认命得过且过,二为强势反弹精神觉醒成为最纯粹的战士。须贺子是后者,她有了最为执着的战斗意识与反抗决心,即使深陷泥潭之中,双眼依然上望,眼中只有月亮。
1910年“大逆事件”中,管野须贺子明确指出,天皇是“经济掠夺的首领、政治罪恶的根本、思想迷信的源泉”。这是整宗事件中最响亮、最有革命性的宣言,考虑到时代背景,其伟大更令人震撼。
这位“日本的秋瑾”,管野须贺子,与幸德秋水一同在1911年被绞死,明治时代日本最大的革命性事件,于斯落幕。
第五卷《闷闷不乐的漱石》,夏目漱石重归主角位置。作为全书收束,这一卷几无故事情节,而是单纯以时间顺序记叙夏目先生从病重到去世的全过程,全卷重点在夏目漱石胃疾严重大量吐血后“失去的三十分钟”。这段时间里,夏目先生几无生命体征,思绪在虚无世界飘摇,因而产生一系列幻觉。幻觉中,时间、空间与逻辑均失去意义,时空限制完全被拔除。他生命中曾邂逅、曾认知、曾同道、曾相交的明治一代各色人等在不可能的场合下相聚、互动。
病者的幻觉让这种不可能化为可能,为这本就饱含浪漫的现实故事又平添几分浪漫的色彩。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全书终结在身体健康的夏目先生,一脸惊喜地对那只给了他创作《我是猫》灵感的黑猫伸出手去,结束在如梦似幻的一幕里。
早在1997年,《〈少爷〉的时代》就获得了手冢治虫文化奖,其得分更曾以断层之势,力压同样获得过此奖的杰作如《哆啦A梦》《棋魂》等,成为历史最高。因此,此书在后浪出版简体中文版之前,已有众多版本。但在责编团队以匠人精神落实的工作下,简体中文版的装帧几近艺术品,在正文的校勘、翻译、修图、排版方面,均可见严谨与精美。对于这一点,身为读者,唯有感激。
回想当年,日本明治一代人也正是怀揣着这种力求完美、不顾己身的奉献精神,与打磨精微、只务耕耘的匠人精神,让日本从黑船开国、幕末乱杀的一派荒凉破败局面中,以极短的时间,成长为了世界强国。即使在明治时代之后,日本最终向军国主义方向坍缩,一度走上毁灭与自毁的不归路,这段凛冽的历史所体现出的精神,依然可令今日的我们收获良多。
(本版图片选自《〈少爷〉的时代》,后浪出版公司供图)
(原标题:漫画中的明治全景图卷)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佟欣
流程编辑:TF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