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1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各地加快精准做好流调工作,疫情防控不能简单化,不能过大范围划定风险区域,不能以‘静默’代替管控。”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指出,在“动态清零”方针下,各地要不断提升疫情防控科学精准水平,要及时精准划定中高风险区,及时采取坚决果断的管控措施,并根据疫情形势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符合解封条件的要及时解封,方便群众生活及出行。
雷正龙强调,对风险区域外的学校、餐饮等单位要加强疫情监测,坚决避免“一关了之”,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发布会上补充说,我国疫情防控的目标是要尽可能地避免全域静态管理,而不是把全域静态管理当成必须采取的一种手段和措施。
梁万年说,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性决定了很难完全做到一发生感染就快速发现。如果疫情发现得比较晚,特别是在感染者的传播链条不清楚,涉及的区域比较广泛的情况下,这时候应该综合判断疫情特点、防控能力以及条件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来采取相应措施。有些地区采取一定范围的静态管理也是尽快控制疫情的一个手段,但要尽量避免全域静态管理,要做到精准判定,“快封、快灭、快检”非常重要。
据了解,近期部分地区出现了低风险地区往返疫情防控加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集中隔离、劝返等问题。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上开通的“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公众留言板”已经收到了类似问题的举报。
据统计,10月1日~12日,“九不准”公众留言板群众反映的情况,占比较高的3项依次是:“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占比36.36%;“不准随意将限制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占比26.61%;“不准随意扩大采取隔离、管控措施的风险人员范围”,占比17.39%。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高度重视群众投诉工作,前期组建多部门组成的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专项整治疫情防控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问题。按照整治“层层加码”工作机制,专班每天及时转办、督办地方核查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