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忙完啊,我和你一块。”日前,威海临港区蔄山镇西床村村民刘新进收完自家的花生,回家的路上看到邻居忙活不过来,顺便搭了把手。
提起刘新进,他可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孝子和“热心肠”。刘新进家里条件并不富裕,多年前开始,除了自己的父母,他还要照顾身患癌症的姨夫和辛苦的姨妈。
孝敬老人、抚养孩子、照顾生病妻子、工作之余还要务农……为补贴家用,刘新进每天早出晚归务工,用心守护家人,虽然生活辛苦,但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
近年来,刘新进妻子的病情有所好转,身体也在逐步康复,两个女儿已成家立业。虽然刘新进全力照顾生病的老人,但是姨夫、姨妈和父亲相继离世,只剩下自己的母亲。刘新进最辛苦、难熬的日子已经远去了,生活曾经带给他种种考验,如今都停留在了那微微驼起的背上。
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刘新进兄弟几个在一个单元楼里买了房子,让85 岁老母亲住在自家楼下,他每天都会到母亲家转一转,看看有什么需要干的杂活。由于几位兄弟常年在外地或国外工作,母亲的大事小情都离不开刘新进。怕自己和妻子不在家时,母亲一个人会孤单,刘新进就给母亲买了最新款的平板电脑,并耐心地教母亲如何使用。
除了照顾好自家的老人,生活中的刘新进也是个热心肠,虽然家庭担子沉重,但丝毫不影响他乐于助人的热情。农忙时,只要家里没啥事,他就会到街头巷尾转转,捡拾垃圾,看看谁家有需要帮忙的。
一把把绿油油的大葱、带着晶莹水珠的青菜、粘着新鲜泥土的萝卜……为了表示对刘新进的感谢,村民们特意给他送去自家种的蔬菜。
“做志愿者就要不怕脏、不怕累。”刘新进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每次做志愿者,脏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干。在村民们的眼里,刘新进是一个十足的老好人,无论是谁要他帮忙,他都会二话不说就去了,平时听到谁家下水道堵了、空调坏了,都自带工具上门帮忙。
刘新进多年如一日帮助身边的人,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很多村民也加入了志愿服务行列。只要村里有志愿活动,刘新进几乎每次都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也安排得满满当当的:环境整治、文明劝导、垃圾分类……创建全国文明城期间,刘新进一直坚守在村西北处交通最繁忙的桥洞口,这个路口灰尘大、车流多,志愿服务工作量大,不管风吹日晒他都坚守岗位,手拿小红旗,劝导行人文明过马路。
刘新进常跟身边的人说,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环境卫生也要跟上去,生活好、环境美,身体才能更健康。为提升村容村貌环境,刘新进经常同邻居、同村民一起动手,改善村内环境。刚开始时,包括刘新进在内只有两三人参与,他们在小区扯杂草、捡垃圾、扫地,有些人认为他们在作秀,没想到这一坚持就是两年。村妇联主席吴芳珍说:“以前村里农闲时,村民凑在一起就是打麻将聊闲话,自从刘新进和这些志愿者在村里开展志愿服务后,村里人心更往一起聚了。”
多年来,刘新进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照顾好一家妻儿老小,在村子里帮邻居、做志愿。“无论是孝敬老人,还是做志愿服务,都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只要还有能力,我就会坚持把这些小事做好。”刘新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