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学生资助经历了哪些“变”与“不变”?

教育这十年

专家谈

教育部2022年“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持续进行中,第十场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事业改革发展成效。“云发布”、“云采访”和“数据说”后,今天跟教育小微一起来听“专家谈”,看看专家眼中的学生资助这十年——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  魏建国:

我国助学贷款的模式创新

助学贷款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压力更是需要助学贷款在私人分担高等教育成本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回顾过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生资助事业的大发展,助学贷款的模式创新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教育财政制度创新案例。

各国助学贷款的运转在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种种挑战。一个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的助学贷款项目受制于各种条件约束。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如何建立健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助学贷款项目以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目前,助学贷款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2021年为例,助学贷款占普通高等教育资助资金总额的比例接近30%,占比仅次于财政投入。在助学贷款的模式方面,除了传统的校园地助学贷款外,还创新出生源地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坚持“应贷尽贷”,满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需求。据统计,在生源地助学贷款占所有助学贷款发放额度和发放人数的比例方面,2012年,双双超过80%,到2021年,则达到97.79%和97.75%。可以说,生源地助学贷款在我国助学贷款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除了在发放方面的显著成绩外,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偿还和回收方面也表现卓越,较为成功地解决了困扰世界各国的助学贷款偿还和回收难题。据笔者在2019年对若干省份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实地调查,早期各年度发放贷款应偿还贷款本金的累计回收比例多超过95%,未回收比例不足5%,远远低于15%的风险补偿金比例,有的年份的累计回收比例更是超过99%;贷款的年度本息回收额和发放额相比超过1,表明该助学贷款项目具备了自我循环运转的能力。

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发放和回收方面的突出表现表明该助学贷款的模式创新是成功的。其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承办银行提供贷款本金。在本世纪初,由于助学贷款的回收很不理想,使得商业银行不愿意发放助学贷款,特别是对就读高职高专类院校、民办院校的学生。与此同时,在部分相关类别院校存在比较严重的欠费情况,极大影响了这些院校的正常运转。在此背景下,国家开发银行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作为承办银行为助学贷款提供贷款本金。

其次,由学生和其家长作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偿还责任。传统的校园地助学贷款由学生作为借款人,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将家长作为共同借款人,对贷款偿还承担连带责任,有助于贷款的偿还。

再次,由位于生源地的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贷款的发放和回收工作,发挥传统熟人社会的优势。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往往会通过多种途径去联系和寻找借款学生或家长。工作人员通常会通过和学生或家长关系更密切的小学老师、村干部等联系到他们。在实地调研中也可以发现,生源地助学贷款确实有可能依赖熟人社会的一些优势以提高回收水平。

最后,充分发掘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便利。通过网上支付手段发放和偿还贷款。据调研,在有的区县,通过支付宝偿还贷款的比例占到99%。此外,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还通过QQ群、微信群联系学生。这些技术便利为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成功回收创造了条件。

总之,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积极元素,得益于和“生源地”密切相关的传统熟人社会和互联网等多种因素的支持,加上征信系统的建立健全,以及高校的配合,在我国学生资助体系建立健全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了重大成功,可以将其称为助学贷款的“中国模式”。

江苏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  张晓宁:

学生资助这十年:

在变与不变中砥砺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十年来,我国学生资助发展突飞猛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从对象、范围、力度到内涵,均实现了质的飞跃,有力增强了困难学生的教育获得感。回顾学生资助十年发展历程,“变”与“不变”始终贯穿其中。

一是政策体系在变,由项目散转向立体化。国家层面每年都会有提标、扩面、增项等资助政策出台,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健全,项目由少到多,标准由低到高,资助面从窄到宽,实现了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构建起了政府、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助困、奖优和引导立体化的资助政策体系,成为困难学生得到实惠最多、人民群众最满意的制度安排。

二是资助规模在变,由体量小转向覆盖广。在各级教育、财政等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全国资助学生总人数和资助总金额连续十年实现 “双增长”,2021年资助金额超过2600亿元,资助学生超过1.5亿人次,较2012年翻了一番。其中财政投入占比超过70%,充分彰显了政府主渠道作用。可以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只要符合条件、想申请资助,基本都能得到满足,应助尽助全面实现,为应对疫情汛情等影响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资助方式在变,由传统式转向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资助方式发生变革,不需要提供任何困难证明了,也不再是传统的“填填表、看看情况、发发钱”,精准性和实效性显著增强。一方面大数据比对精准排查。教育部推动实现跨部门信息系统对接和数据比对,精准识别原建档立卡、低保等9类特殊困难学生,实现“政策找人”。另一方面多维度量化精准画像。不少省市和高校构建了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量化认定模型。如江苏省2021年推广应用学生资助申请平台,109万名学生在线申请,实现资助申请“不跑腿”,审核“一把尺”。

四是育人模式在变,由保障型转向发展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低收入家庭对教育的期待,从子女“有学上”“上得起”,转变为通过教育让子女改变命运,让家庭“拔穷根”。困难学生对资助的期待,从满足基本经济需求,转变为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全国到地方,资助理念已实现从保障型向发展型的重大拓展,资助育人被纳入十大育人体系,正在成为学生资助的重要内涵。

透过十年来学生资助的新变化,我们发现,背后是党和政府对资助工作守底线、严管理、高追求的“初心”始终不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始终不变。

一是守的底线不变,始终践行“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庄严承诺。让困难学生在校吃饱穿暖、安心读书一直是学生资助的“初心”。目前,江苏省平均一个困难大学生获得的各项资助金额超过4500元,其他学段年生均资助金额也在1500—2500元不等,还有不少学费减免政策,这是广大困难学生学习生活的兜底保障,是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措施,是任何时候学生资助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

二是严的管理不变,着力发挥民生资金最大效益。学生资助资金量大,涉及每一位困难学生切身利益。不论资助工作怎么变,从严监管始终是一条不变的主线。十年来,国家和省级层面相继出台了困难认定、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构建了覆盖所有学段、所有项目的全国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做到底数清、资助准、工作细,通过严的管理,将资助资金精准“滴灌”到每一位真正需要的学生身上。

三是高的追求不变,让困难学生共享人生出彩机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保障不因贫失学是起点,让困难学生共享人生出彩机会是终点。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动资助过程由“显性”向“隐性”转变,资助内容由“标准化”向“定制化”转变,着力打造“资助一个、培养一个、成才一个”的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让每个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

“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