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陶若素
01
11岁男孩,高情商走红网络
还记得河南帮父亲摆摊卖饼的11岁男孩吗?
后续来了。
慕名而来的网友问他家哪个粥好喝,他机智地回复:每个人口味不同,哪个卖得都好。
言外之意,我家的东西你放心买,都不差的。
有网友趁机问他,你同学知道你摆摊,觉得丢人不?
他精辟地回答:街上摆摊的人多了,有什么可丢人。
这不仅捧高了同业者的地位,也拉高了自我的格局。
从懂事养家到应变能力,孩子的情商始终在线,不夸张的说,比很多大人都厉害。
这样的孩子小时候吃苦,长大后绝对不一般。
而低情商的孩子,小时候缺乏接人待物的锻炼,只需取悦自己,未来则要吃苦头。
教育专家李玫瑾曾讲过:被拉进传销组织,有大学生,却没有流浪儿童。
这些孩子从小在复杂的社会中成长,无形中培养了他们识人辨人的能力。
一个人的情商好坏,就是他和别人打交道能力的强弱。
只不过在许多家庭中,父母不擅长无意识,孩子拿什么和社会较量?
丹尼尔·戈特曼曾说:情商是基本生存能力,决定一个人心智能力的表现,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走向与成就。
父母想培养孩子的高情商,首先要明白,我们哪些行为正在阻碍他的情商发展。
02
父母斤斤计较,孩子人际关系差劲
吐槽节目《辣焦吵real》中,网友讲述亲身经历。
一位妈妈大闹画展,只因她报了许多课,又介绍大客户,但机构没将自家孩子的画挂在C位上。
现场老师赶忙解释:当时没想那么多,都是随机排列的。
但妈妈霸道地要求:不把孩子的画挂C位,我就让这些客户都走。
其实,妈妈可以私下和老师协商,而不是教给孩子:别人都该为你自认为的不公让路。
孩子情商培养源于家庭和父母。
父母斤斤计较,重视自我利益,轻视关系中的让利与关怀,孩子眼里也容不下别人一丁点错误。
因为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建立在父母挑剔他人,心胸狭隘之上。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换位思考的能力,低情商只会让他在未来社交中最先出局。
曾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麻辣烫店内,孕妇用脚绊倒4岁男孩,只因孩子进门时,不小心将门帘甩到她身上。
孩子妈妈找她理论,孕妇先是羞辱妈妈能生不能养,之后便扬长而去。
后来这段视频在网络发酵,警察找到孕妇,迫于各界压力,孕妇道歉了。
立见高下的是,即便有理,妈妈考虑对方7个月身孕也挺不容易,孩子没事就不计较了。
孩子受到委屈,父母必须出面讨公道,对方道歉了,一件事则画上句号。
父母不将精力和口舌放在你错我对的烂事上,孩子的心胸接纳得越多,情商也会锻炼得更好。
03
父母易怒易暴,孩子情绪管理失控
《调解面对面》有一期,全家开开心心出去玩,路上儿子接个电话。
母亲便反复追问电话内容,不耐烦的儿子说:都告诉你没说什么,能不能别问了。
被惹怒的母亲立刻扇了儿子一巴掌,丝毫不考虑他在开车。
儿子不会和妈妈好好说话,妈妈不会和孩子好好表达,可见亲子关系都深陷情绪之中。
心理学者马修·麦肯博士曾指出:父母的愤怒会毁掉孩子的适应能力。
有些孩子内向胆小,无法承受父母突然来袭的暴躁,长期下来,性格就会变得自卑、胆怯、懦弱。
这样的孩子走进社会,会刻意回避社交,因此显得低情商。
还有些高自尊的孩子,延续了父母的暴躁、苛刻、脆弱、好斗的性格,他们总是被情绪操控,也是一种低情商的表现。
父母若没意识,等孩子到了青春期,留给家庭的就是孩子的离经叛道,以及各类心理疾病。
综艺《爱的味道》有一期,7岁男孩情绪难以自控,因为全家都是臭脾气,一点就爆。
利用吃饭的温情瞬间,父母和孩子探讨各自不对的地方,再约定一起改变。
主持人刘仪伟也给出中肯的建议:父母想让孩子做什么,不要想当然认为孩子会懂,而是多和孩子商量做法。
亲子关系永远都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雏形。
只有父母懂得调控脾气,孩子才能掌控情绪。
因为情绪是情商的智力表现,孩子只有平和的情绪,才会有维稳的人际关系。
04
父母情绪负面,孩子悲观消极
一名小伙子上《四大名助》节目求助。
因为妈妈23年来持续向他输入负能量,好像世界上就没妈妈满意的人或事。
为了得到妈妈的肯定,他报了妈妈喜欢的理科,只不过努力很久,成绩依旧不理想。
痛苦万分的他躲在衣柜里抽自己耳光。
只因他万念俱灰地接纳妈妈的评价:自己果然什么都不如别人。
父母情绪负面,有些是生活环境造成的,有些就像这位妈妈,把不满当标准苛责孩子。
不管哪种原因,父母都是将自己的焦虑、无能、责任无意识转嫁给孩子、家人、社会。
成年人可以远离负能量爆棚的人。
但对价值观还没成形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负面情绪,会是孩子羞耻感的起源。
而羞耻感最大的危害是消极的自我认同,即:我不好,我不行,我做不到。
这样的孩子无论在哪,都会给人一种低情商的压抑感、负累感。
知乎上有个故事,网友家里的钱被亲戚骗光。
乐观的母亲没抱怨失误的父亲,反而安慰大家:人在就有希望。
虽然网友知道,母亲不过是绷着一口气,给大家制造信念。
但这种无形的力量,促使他们迅速成长,努力工作,尝试用办法突破困境。
想起莫言的一句话:母亲的乐观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
高情商也是一种乐观的态度。
当孩子总能正向地感染身边的人,他的人生才会因良好的关系而充满幸福感。
05
父母借口不断,孩子推卸责任
还记得高铁熊孩子事件吗?
一位女乘客好心提醒家长管管孩子,因为孩子一直在车厢喊叫。
孩子的妈妈先是回复:孩子小,管不了,理解一下。
之后便硬气地回怼:法律规定孩子不能在高铁上喊叫吗?嫌吵就去高级车厢。
我理解妈妈内心也很无奈,但父母有万般理由,前提都不能影响孩子责任心培养。
因为孩子看到父母哪怕错了,只要借口合理,便不必为一件事负责。
他的人际社交也会延续父母的方式,遇事找借口,把问题推给别人。
“错都在别人”是典型的低情商思维。
它不仅毁掉孩子的人际,也让孩子失去成长和进步的空间。
同样是妈妈,她的做法值得称赞。
8岁儿子调皮,将涂料刷到人行道上,被城管找上门。
妈妈并没找借口,而是利用周末陪着孩子干到凌晨,终于将街道恢复如初。
借口不会帮孩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只有在犯错、改正、提升的过程,才能知道怎么做不伤害别人的心。
一个人的情商在于他的担当。
只有不怕负责,责任才是孩子行走世界的筹码。
06
有一个词叫“高分低能儿”。
说的是智商高的孩子,因为过低的情商,人生处处碰壁,最后对社会和自我心灰意冷。
当父母重视孩子智商发展同时,情商教育也要纳入成长的考核。
唯有良好的人际,稳定的情绪,积极的心态,负责的能力,孩子的未来才有保障。
比起成绩,情商才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这一刻,请把情商当做银行账户。
我们只有多为孩子存入各项品质,孩子人生才有幸福的资本。
“一天一问”育儿咨询专栏
今日提问:
孩子为了手机,
不和我沟通怎么办?
专业老师在线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