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丨青年说“我们这十年之唐宫夜宴”

□韦予姝

抬腕低眉,飞似凤舞,若仙若灵,河南卫视晚会上一支美轮美奂的《唐宫夜宴》掀起一阵点赞热潮。近期,华策集团出品了口碑单元剧《我们这十年》,开篇的《唐宫夜宴》就讲述了这支舞蹈背后十年乃至千年的故事。娓娓道来的叙事中,该片向观众抛出了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剧评丨青年说“我们这十年之唐宫夜宴”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什么是好文化?《唐宫夜宴》讲述的是一个现代故事,却将传统元素与未来元素自然地融入其中。剧中的首席易文艳与琵琶名伶选用了同一扮演者,或说导演故意将两者故事的边界做了模糊化处理,一场穿越古今的对话由此徐徐展开。听着“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的絮絮弹,听着少女由群舞到领舞再到首席的十年追梦故事,座中泣下青衫湿的绝不只有得到了编舞灵感的陈冉,还有屏幕前每一位为梦想努力过的观众。

片中有个十分具有创新意味的镜头,即在荷花奖最终演出时,导演设置了六分钟的片段从头至尾记录了整场演出,演出结束后又将镜头对准了评委席上评委们争执的场面,在制造争议的同时也给出了明确答案。最终《唐宫夜宴》虽然未获奖,却受到观众青睐,成为了爆点节目。这个过程中,外围延伸出的“什么是好文化”的答案也显而易见。

——什么是好日子?这是片中林蓓蓓的父母在她即将放弃热爱时提出的问题,也是这一代年轻人需要考虑的问题。屡屡试错后,这位天资姣好的年轻女孩终于知道,好日子并不是过着不劳无获、锦衣玉食的生活,而是十年前在爸妈的小摊旁就着路灯练舞追梦,十年后在爱好与生活的平衡点下有着自主选择的权力。太多时候,对困难的妥协只是因为对梦想少了一点坚定。

借琵琶名伶之口,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样呼之欲出。当编导陈冉问她这辈子最高光的时刻是否是那次最富盛名的演出,她却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是走在去演出的路上。一句话道出了幸福之真谛,于故事中的每一位舞蹈演员、屏幕前的每一位观众而言亦都是如此,如马尔克斯所说:“人们都想伫立于巅峰上,殊不知真正的幸福恰恰在于今天攀岩险阻的过程。”

剧评丨青年说“我们这十年之唐宫夜宴”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总之,《唐宫夜宴》是成功的,它不仅关注到了节目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也关注到了它背后的文艺工作者,更为其注入了值得称道的历史观、时代观与大局观——以一支舞蹈的诞生始末,追溯了文化的五千上下,浓缩了人生的百态浮沉,投射了社会的现状万千。

在接下来的几个篇章中,《我们这十年》又会在经济、外交、生态文明等方面书写出怎样的故事,值得观众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期待。

作者系浙江传媒学院偏北影评社成员,评论首发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浙里有话说”栏目。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