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10月2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0月2日14时至10月6日20时,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普遍下降8~12℃,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陕西大部、山西南部、黄淮、江淮、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等地降温12~16℃,其中,内蒙古中部、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河南南部、湖北、安徽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8℃以上。
预计,6日至7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将位于华北北部、东北地区中部一带,最低气温10℃线将位于四川东北部、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一带。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将有4~6级风,高海拔地区及江河湖面阵风可达7~8级。我国北部和东部海域将先后有7~8级大风,阵风9~10级。
国庆假期的第一天,
广西不少地方都挨“淋雨”了。
尤其在防城港,
还搞了一波“倒水”的操作。
10月2日上午,
桂东、桂北和桂西都有雨水现身,
最大雨量出现在
防城峒中板八气象观测站,
4小时雨量达81.9毫米的暴雨量级。
2日的南宁,
天气又开始晴朗起来,
一早阳光就上线了。
2日的南宁,天气晴热。记者 宋延康 摄
南宁市气象台预计,3日白天,南宁城区多云间晴,局地有阵雨,气温24到33℃,东南风1到2级。
广西气象台预计,降雨总体会继续减弱,3日白天桂西和桂南仍有阵雨或雷雨,注意继续防雨防雷。
在气温方面,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加强西伸,未来2天大部炎热再次回归,高温又在桂东北开始发展,大家假期出游还是要做好防晒防暑。
未来几天,高温在桂东北发展壮大,其它地区最高气温也升至30℃~34℃。3日4日,广西大部最高气温32~34℃,其中桂东北一带,还不停有35℃或以上的高温冒头。
5日冷空气到货后,各地气温有所回落,天气会变得清爽不少,早晚时段凉意明显。
不是所有冷空气都叫寒潮
在气象学意义上,寒潮有严格的“门槛”。中央气象台副首席预报员杨舒楠介绍,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根据冷空气国家标准,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4℃的冷空气活动为寒潮。不过,因各地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寒潮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为何此次冷空气未达寒潮标准也发布了预警?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解释,今年国庆节前后,我国南北方升温明显,多地气温创新高,而这一股冷空气势力非常强劲,将会给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造成剧烈降温。恰逢国庆假期,剧烈降温可能会对交通出行、生产生活有不利影响,从服务角度考虑,预报员可以酌情发布寒潮预警,这种情况在以往也有过。
并非最冷的时候寒潮最频发
寒潮最早开始于9月下旬,最晚可以到次年5月。作为冷空气中的王者,我们常以为寒潮最频发的时候就是最冷的时候。事实却并非如此。
中国天气网统计分析了近11年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的情况,发现11月寒潮过程最多,其次为12月和3月,最冷的1月和2月反而较少。
为何隆冬时节的寒潮反而比春秋少呢?杨舒楠解释,春秋季属于季节转换时段,夏季风与冬季风切换,天气系统及冷空气活动频繁,导致气温起伏比较剧烈。尤其是秋季,前期基础温度比较高,一次冷空气开始之前往往出现明显升温,冷空气影响后降温幅度非常大,容易形成“断崖式”降温,相对容易达到寒潮标准。而隆冬时节,基础气温本来就低,冷空气来袭时降温幅度往往有限,达到寒潮标准的情况就相对较少。
防御指南:
1、人员要注意添衣保暖;在生产上做好对大风降温天气的防御准备;
2、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 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3、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户外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4、留意有关媒体报道大风降温的最新信息,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
5、交通、公安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道路结冰应对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