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就在乌克兰东部四州公投入俄结果出炉的前一天,俄罗斯通往欧洲最重要的两条天然气管道,“北溪一号”和“北溪二号”都发生了严重的管道泄露事故,泄露点一共有三个。
对此,北溪天然气管道运营商表示,两条线路管道同时出现这种大规模的泄露事故是前所未有的。
俄罗斯方面,普京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表示,对于这次泄露事故深感担忧,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其实从我们的角度来看,答案并不复杂,从管道的质量来看,这种铺设在海底的天然气管道设计使用年限至少是30年以上,而且其外表有各种防护措施。
别说是自己坏掉,即便是想利用一些民用的设备对其进行破坏都是非常难的,更别说在同一时间对多条管道进行破坏。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就是人为搞的破坏,而且大概率不是民间行为。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三处发生泄露的点都集中在修复难度极大的深海区域,而且都靠近北约成员国丹麦。管道线路那么长,可以破坏的地方那么多,为什么偏偏集中在这儿呢?这不是明摆着不想让俄罗斯在今年冬天修复这几条管道吗?
而且不难看出,选在北约成员国周边进行破坏,对欧洲各国来说是一个严厉的警告。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手里是捏着欧洲的能源命脉的,尤其是天然气,在冬季即将到来的当下,两条北溪管道里面充盈的天然气将成为欧洲和俄罗斯之间构建战略模糊的最大动力。
尽管俄罗斯已经多次减少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近期更是以维修管道的名义直接关闭阀门,给欧洲断气,但是只要俄罗斯的供气能力还在,那么这就是普京手里的一张“王牌”,就是悬在欧洲各国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而俄乌冲突拖到现在,早就让欧洲国家各怀鬼胎,都想方设法从俄罗斯搞到天然气,甚至不惜在普京颁布“卢布令”后,悄悄开设卢布账户以采购俄天然气。
而现在,随着北溪管道线路的破坏,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战略模糊被彻底击碎,俄欧之间的关系必将再度恶化,双方都不得不丢掉幻想,欧洲不得不重拾对俄强硬态度。因为,这个冬天注定难熬,而且俄罗斯也帮不上忙了。
说了这么多,那么破坏北溪管道的最大受益者就是谁呢?谁有充足的动机去破坏这这些管道呢?
这两条天然气管道的被破坏,有可能会让俄罗斯破釜沉舟,升级俄乌冲突。当然,这种恶劣的破坏行为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要知道,海底埋着的可不只有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还有各种管线,比如说通讯光缆的,其他能源输送管线等,如果这些管线遭到破坏,那么整个欧洲将会陷入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