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彭一刚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0月23日在天津逝世,享年90岁。遵照彭一刚院士本人及家属意愿,丧事一切从简。
彭一刚1932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5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晋升教授,1986年任博士生导师。1987年11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彭一刚一生致力于建筑美学及建筑创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在古典美学构图原理、现代建筑空间组合规律以及当代西方建筑审美变异等领域,都作了非常系统的研究工作。他是杰出的建筑理论家,曾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部著作荣获国家级图书大奖,其中《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古典园林分析》等著作在国内外建筑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他还是杰出的建筑设计师,主持设计了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天津大学建筑馆、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天津水上公园熊猫馆、山东省平度市公园等建筑作品,为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规划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多项作品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2000年荣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2002年获得梁思成建筑奖。彭一刚为我国建筑学科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曾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人事部博士后专家组成员。彭一刚曾任全国政协第八、第九届委员,天津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第八届委员会委员,民盟天津市第九、十届委员会常委会委员,民盟天津大学第二、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彭一刚是我国杰出的建筑教育家,长期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先后培养博士、硕士60余名,为我国建筑领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2006年获中国建筑教育奖。他培养的众多弟子中不乏如崔愷、段进、周恺、李兴钢等蜚声中外、成果斐然的知名专家学者,这也充分展现了彭一刚先生桃李满天下、高足出精英的辉煌教育成就。
彭一刚院士设计手稿曝光 超震撼
彭院士主要设计作品有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郑成功纪念馆、南安市革命烈士纪念碑、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小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新校区主入口项目等。
一栋栋精妙绝伦的建筑,始于一笔一纸,凝聚了彭一刚院士无数日夜的思考与演算。其设计精神不断激励着设计人更加脚踏实地,以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为祖国创造出更多的激动人心的创新作品,为时代弹奏激动人心的华美乐章。
▲天大新校区主入口(下图为实景图▼)
©北洋光影 唐朝
▲甲午海战纪念馆1
▲甲午海战纪念馆2
▲北洋大学堂(下图为实景图▼)
©韩宝志
▲郑成功纪念馆
▲南安市革命烈士纪念碑
▲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小学
▲郑州高新技术孵化器B座楼设计
▲桂林芦笛岩公园大门设计
▲天津大学体育馆设计
▲中国海军博物馆设计
▲李向群烈士纪念馆设计
▲抗日战争国军馆构想
▲天津大学综合楼构想
编辑 | 马瑞
来源 | 天津大学 AATU天大设计总院
天津广播 这里不仅是天津电台的官方微博,也是最权威最快速的天津本地新闻发布平台,有用的资讯、有趣的新闻、有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