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三代人接力守墓75年 为330多名烈士找到“家人”

新扩建的五条岭烈士陵园即将对外开放,陵园内青松苍翠欲滴,银杏挺拔肃立,新落成的纪念碑巍峨高耸,让原先1米多高的五条土岭的墓区更显凝重浑厚、庄严肃穆。

清明临近,55岁的卞康全更加忙碌了,每天他早早赶到陵园,忙着为每一位烈拔草,添土,擦拭墓碑……这样的做法,从他爷爷那时开始,祖孙三代人,至今已经做了75年,从未间断过。

江苏盐城:三代人接力守墓75年 为330多名烈士找到“家人”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图说:卞康全为革命烈士擦拭墓碑。盐城市委宣传部 供图(下同)

三代人75年守英灵

五条岭烈士陵园位于如今的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庆元村,这里长眠着2000多名盐南阻击战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以及“慰烈工程”迁至陵园的近千名英烈。

1947年冬,盐南阻击战在盐城打响,激战四天四夜,共歼灭敌军4000多人,俘虏3000多人,2000多名战士血洒疆场。由于战事频仍,条件有限,当地百姓用白布和芦席将烈士的遗体裹好,以叠葬的方式安放在挖好的五条沟内,形成五条岭。去年3月份,五条岭烈士陵园提升改造工程启动,计划从原占地10亩扩建至50亩,新建烈士纪念碑、盐南战役纪念馆、无名烈士墙、党员宣誓墙等。

 五条岭上的青草75年荣枯,卞家3代守护墓园风雨无阻。当年,卞康全的爷爷卞德容参与掩埋烈士遗体,父亲卞华当时才8岁,就站在旁边。此后,卞德容夫妇常带着卞华去五条岭除草添土。

在卞华16岁那年,卞德容离世,留下临终嘱托,就这样卞华成为第二代守墓人。结婚后,妻子程庆莲和卞华一起守,有了孩子,夫妻二人带着孩子一起守。再后来,“接力棒”自然而然传到了卞康全手上。一家三代人在五条岭守护“最亲的人”,75年未曾离开。

江苏盐城:三代人接力守墓75年 为330多名烈士找到“家人”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图说:卞康全记录烈士信息

为836名英烈找亲友

2009年,五条岭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翻新修整,前来瞻仰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也是从那时起,卞康全萌生了一个想法,与其等待,不如主动帮助烈士们找寻亲人,这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后来,盐城当地组织各村镇收集信息,出版了《难忘五条岭》,书中包含751名烈士名录。卞康全和当时在涟水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工作的王继华交流中,又获悉85名葬在五条岭的涟水籍烈士名单,836名烈士“有了名字”。

有了烈士的信息,帮烈士找到亲人,就成为卞康全心中的执念。2018年,他开始往这836名烈士籍贯地寄送“寻亲信”。《难忘五条岭》被他翻了又翻,有的书页已掉落,烈士名单上做了不同标记,用来区分已联系上、信寄出被退回、未寄出……几年来,卞康全先后寄出上千封信,又通过网上发布以及和媒体、志愿者合作等方式,五条岭330余名烈士“找到”了亲人。卞康全有个心愿,希望有一天,这里的2000多名烈士,都能有他们的亲人来祭扫。

江苏盐城:三代人接力守墓75年 为330多名烈士找到“家人”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图说:卞康全讲解五条岭烈士事迹 

五条岭成心灵归处

五条岭似乎已成为卞康全的心灵归处。他变得和祖父、父亲一样,离不开这里。日记本、登记簿、烈士遗物,甚至是参观者敬献花篮上的挽联、退回的寻亲信……与这里相关的一切,都被他用一个个纸箱、行李箱分类收好,整齐摆放在书架上。

其中一只纸箱专门用于存放烈士的遗物:残破的搪瓷碗、10多支“黎明”“勒铭”“新星”等牌子的钢笔……这些是在五条岭烈士墓的历次整修过程中,卞康全靠自己微薄的积蓄,从挖掘的民工手中,搜集购买的烈士遗物,他都用红纸包一一包好,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珍藏家中、悉心保存。关于这些烈士遗物的搜集时间、经过等,他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在卞康全的家中,一本本厚厚的来宾登记簿,里面记录着2010年4月以来前来祭扫五条岭英烈的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和留言,他将这些登记簿与自己的日记本合并称为“陵园记事簿”,如今,这样的记事簿已经攒有15本。

这些年,卞康全先后被评为“盐城好人”“江苏好人”“中国好人”……卞康全说,能为烈士守护陵园,是他最感自豪的事,这才是他最高的荣誉,他会一辈子守护好这些为人民而牺牲的英烈。

新民晚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尹丽珊 倪玲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