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没下雨的鄱阳湖
水位急剧下降
进入极枯水位的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萎缩,大面积的湖底露出,自然之笔在裸露的湖滩中绘出一棵棵由干涸河流组成的“大地之树”
由于干旱
大量的鱼搁浅在岸边
10月13日,江西九江的
20多名热心市民自发组队
将这些鱼转移到了赣江里
被网友点赞
当事人朱女士称
自己也是于心不忍
想到这么多鱼如果被活活旱死
挺可惜的
于是和一些朋友自费开车
将这些鱼成批成批运到了赣江
那个水坑搁浅的鱼
基本上都转运走了
当事人张先生介绍
他们组织了四辆卡车转运
捞满一车
就往十多公里外的赣江里投放一车
靠近路边的大鱼
差不多都已经被村民捡走了
剩下的这些鱼大多是半斤到一斤左右
大概转移了有上万斤
捞鱼的那片水坑现在已经干了
近万网友点赞:
这才是真正的放生
还有人引用人教版教材
《浅水洼里的小鱼》
“你这样做,有谁会在乎呢?”
“这条在乎,还有这条也在乎…
这条也在乎!”
为什么要强调
这是“真正的放生”呢?
不少网友指出
之前有些人盲目放生矿泉水
甚至放生清道夫、鳄雀鳝、
福寿螺、巴西龟等外来物种
给本地生态带来过极大负担
而这些鱼就是本水域的原生物种
转运没有什么功利心
属于保护渔业资源
放生的本意是好的
但时下一些五花八门的所谓“放生”
反而很有可能成为
引爆生态危机的定时炸弹
前段时间频频上热搜
动辄导致抽干湖水的鳄雀鳝就是一例
]article_adlist--
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
系统中的物种经过成百上千年的
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
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
而“能成为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都特别‘皮实’
不挑食、适应能力强,还具备很强的繁殖能力
本地物种在竞争中处于下风,甚至绝种
最终降低生物多样性
导致当地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教授张树林介绍
出自善心的“放生”行为
不应该变成破坏生态环境的“帮凶”行为
九江这些热心市民
做了一个好榜样
话匣子综合自星视频、梨视频等
编辑:玫瑰砂
责任编辑: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