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吧,就像生活从没有困难一样!奔波与浪漫交织,杭州5平方菜摊藏不住他的歌声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见习记者 潘璐在杭州萧山西门菜场随便问一个路过的阿姨:“您知道下午经常在这里唱歌的那位‘菜场歌星’吗?”她们都会熟练地往右边一指:“在那儿呢!他唱歌不错的!”她们或许不知道贾建勇的名字,却都听过他的歌声。1月17日下午5点左右,贾建勇正站在一捆捆大白菜、青椒、玉米和西红柿等蔬菜的后头。而在新鲜的、还带着泥土的蔬菜背后,还静静伫立着一台正在充电的木色音响,被擦拭得锃亮。在这小小的大约5平方米的摊位里,生活的艰辛和浪漫交织在一起。但就像贾建勇说的,唱歌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21岁的时候,贾建勇从金华浦江来到杭州。开始在铝合金店做学徒,在杭州卖菜的姑姑转去做饭店后,把西门菜场这一角蔬菜摊留给了他。卖菜谋生活的辛苦可想而知。“凌晨2点多起床进货,4点多把菜运到摊位上,然后我送到各个饭店去,老婆在摊位上看着,12点半送完货回家睡一会儿,下午两三点再来菜场。”对贾建勇来说,生活仿佛被写好的程序,每天的内容都是相似的奔波,都是相似的不到六小时的睡眠。从2015年,贾建勇开始尝试录制自己唱的歌。他总见缝插针寻找时间唱歌。“从小就喜欢哼唱,但那时候没学,也算不上兴趣爱好,开始自己录歌之后,越来越喜欢唱歌了。”给饭店送货的等待时间,他会随着音乐打打节拍,“小货车驾驶室成了他的练歌间,在日复一日的奔波里自娱自乐。开始考虑直播唱歌,是在2019年下半年。当时贾建勇刚按揭买房,每个月需要还一万多的房贷。疫情来袭,给生意带来影响,经济压力增加了不少。他在短视频平台开通了自己的账户,“小菜歌”,就是在菜场唱歌的意思,还花一万多元买了音响、声卡、麦克风、手机支架等设备。他说唱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他也喜欢唱歌时轻盈的自己,“像是找到了另一个我。”眼下因为疫情的原因,贾建勇直播的次数少了,但对他来说,唱歌仍然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傍晚6点,菜场逐渐冷清,隔壁铺面的灯也关了,贾建勇把手机支架从堆着菜叶的小拖车上小心地拿下来装好。他熟练地戴上耳麦,拿起麦克风,“我酿的酒喝不醉我自己,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随着节奏贾建勇微微闭眼,零星的客人拎着塑料袋凑过来给他鼓掌。那一刻,他像一个真正的歌者。更多关于贾建勇的故事戳这里。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