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崧泽村、后有上海城”。位于赵巷镇的崧泽村是上海文明的起源地,崧泽遗址的考古发掘改写了上海历史,作为“上海之源”,崧泽古文化遗址是上海唯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这里先后发现了上海“第一稻”“第一井”“第一人”“第一房”“第一村”,这里的每块砖瓦、每处风景,都承载着非凡的历史,也让人们对新时代的“上海第一村”有着更多地期许和向往。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崧泽村以“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为主线,通过进一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美化村庄面貌、补齐人居环境短板等做法,让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呈现新时代农村的新面貌,再现了上海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悠久的文脉与传承。
“从前这个小山丘杂草丛生,大家种菜也没个规划,乱糟糟的,自从吾伲村里把闲置地改造成了小菜园、小果园,特别漂亮不说,还能吃上无公害蔬菜,真的很赞!”家门口的闲散土地成为了景观菜园,让崧泽村3组村民张艳萍每天都多了一件“上心事”,打理这座占地11亩的“第壹”小菜园,谈到“第壹”这个名称的由来,张阿姨也是十分骄傲地说道:“菜园里面有一个微缩版的崧泽古文化遗址,包括上海第一井、上海第一稻等‘五个第一’的景观雕塑,所以取名‘第壹’,希望用充满文化气息的小菜园诠释我们6000年崧泽文化的古韵。”
除了“第壹”小菜园,包含“丰泽”小果园、“菘福果蔬园”在内,崧泽村在建设美丽乡村,治理人居环境过程中,近50亩的“198”减量和闲散土地实现了从“盆景”到“风景”的转变。未来,崧泽村还将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旅项目,立足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推进城乡融合有机结合,突出采摘游、观光游、文化游、农家乐等,吸引周边游客,让村民在“家门里”开辟新的致富门路,打造农旅产业新格局。
沿河岸唱唱小曲、客堂间里体验非遗剪纸、做做手工汤圆,幸福总是在人们的不经意间悄悄发生,崧泽人的慢生活,正是幸福的最好写照。以“美丽庭院”主题打造的“崧韵小苑”,正成为村民们聊天谈心、议事协商、享受文化生活的“幸福家园”。依托未来“社区中心”+“崧韵小苑”的叠加融合,将逐步完善社区事务、医疗便民、休闲娱乐等功能建设,使百姓不出远门就能办事、看病、配药甚至购物,最大程度上方便村民的日常生活,确保乡村服务更便捷。
源远流长的“水文化”和丰富灿烂的“古文化”是青浦“两山”文化品牌,古与水的交融,孕育了崧泽的璀璨文明,淀浦河、油墩港交汇于此,构建了“绿核蓝脉”的生态基底。随着未来崧泽遗址公园、护国隆平寺以及崧泽小镇的落地,这座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历史古村落将打造集销售、文创体验、旅游观光、园艺餐饮、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田园都市休闲中心,逐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绘就全新的乡村文脉蓝图。
徐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