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旅行家里达·纳基:中国是我最喜爱的国家

参考消息网10月28日报道(文/尹炣)75岁的科威特旅行家里达·纳基曾60多次前往中国旅行,他在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他曾去过80多个国家,但中国是他最喜爱的国家。

纳基第一次前往中国是上世纪80年代,就是从那次开始,他对去中国旅行“上瘾”了。这种喜好直到现在也未停止。在他家里,如同陈列室一般的房间有着他周游世界收集的各种纪念品,而墙壁上挂着的中国画、云锦,展示柜里中国元素的冰箱贴、戏剧玩偶等纪念品则占了大部分空间。

在过去几十年里,纳基目睹了中国的许多变化。他说:“中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每次来到中国的同一个地方,我甚至都认不出来。中国确实是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其中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他说:“当我1984年离开北京的机场时,我记得机场很小,大概只能看到两三架飞机在停机坪,但就在几年后我再次来到北京,我惊讶地发现,不但街道和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巨大,机场发生的变化也让人惊讶,飞机数量明显增多,机场服务质量的提高也让人印象深刻。”

此外,纳基还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在中国乘坐火车的经历。他说:“我去了北京火车站,那里几乎没有任何服务,甚至车站内的座椅都很少。火车车次对当地人来说都不够,更不用说游客了。”

几年后,纳基再次来到了北京火车站。他说:“几年后,同样的北京火车站,发展了各种服务和功能区,商店、各类餐馆以及休息区为等待火车的人提供便利。而北京还增加了其他几个火车站。这座城市的发展真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他还补充道:“中国的公路交通已经相当发达,可以与当今的欧洲媲美,而我认为中国的火车站比欧洲的火车站更先进、现代。”

与一般旅游不同,纳基在中国的旅行非常深入。他说,无论在哪里,我都能感受到中国人对外国人的友善。有一次,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城市,他在深夜抵达后走出火车站,发现附近所有旅店都客满。在当地一名热心民警的帮助下,他还是找到了入住的酒店,这令他非常感动。

还有一次,纳基在新疆自驾旅行,但他要前往的小村庄并没有公路,正巧碰见附近的居民赶着马车经过,在了解到纳基的困难后,这些当地居民专门绕路免费将纳基送到了目的地。

科威特是最早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中东国家。科方高度认同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认为该倡议与致力于将科威特打造成世界金融贸易中心的“2035国家愿景”高度契合,并将“丝绸城和五岛”作为主要对接项目。纳基说:“我希望‘丝绸城和五岛’项目在借鉴中国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取得成功,助力科威特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纳基强调,阿拉伯国家可以从与中国的合作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说:“与欧洲不同,中国有能力使用自身的劳动力、技术等从事全产业链的任何项目。”

几十年来,纳基60多次到中国旅行,足迹遍布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大城市以及甘肃、西藏、新疆的小城镇甚至不知名的小村庄。他说:“这几十年里,每次到中国都让我感慨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希望科威特也能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获益,发展得越来越好。”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