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成果不能被“名校父母”的焦虑营销毁了

“清华父母培养孩子”“北大妈妈教你鸡娃”……你有没有在自媒体平台上刷到这些难辨真假的视频,并且越看越焦虑?

近日,就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严防“名校父母”输出“鸡娃”理念抵消“双减”工作成效的提案》,教育部答复: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双减”工作重要决策部署,联合中央网信办等部门继续开展线上巡查,集中治理蹭炒教育热点、编造虚假信息、渲染升学焦虑等恶意炒作行为,坚持露头就打、重拳出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双减”成果不能被“名校父母”的焦虑营销毁了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名校父母”教“鸡娃”的套路,俨然成了当下的某种流量密码。嘴里是教育,心里是生意。一些打着“名校父母”幌子的自媒体账号,表面上传播“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的家庭教育,实际却在贩卖焦虑、制造恐慌,对自己的粉丝进行精准收割。在某视频平台简单搜索发现,有一二十个用户名里有“哈佛妈妈”,叫“北大妈妈”“清华爸爸”的更数不过来了。有的账号里直接挂着售课、卖书的链接,有的甚至直言就是做海外代购的。

随手点开一个“清华妈妈”的视频号,博主30多的年纪穿一件清华字样的运动服被人叫“同学”,如数家珍地说着自己上清华的秘诀:小学就把初中的单词学完,初中就把高中的单词学完了。且不说其清华毕业的真实性,哪怕真是清华毕业,这视频也没展现出清华大学教育对她的正面影响。北大、清华当然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但是如果上名校的“尽头”就是一辈子扛着母校的金字招牌赚吆喝,那本身就是在挖母校的墙脚。这些自称考了清华、上了北大、读了哈佛的自媒体博主,对增进教育水平与质量并没有什么有益贡献。

教育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功利主义的卷分数、搞抢跑。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修行,不必好高骛远,不必邯郸学步。之前教培资本横行一时,精准制造着“你孩子不来培训,我来培训你孩子的竞争对手”的焦虑。如今在国家明确“双减”政策之后,一些自媒体则把歪主意打到家长身上:家长再不努力,孩子就要输在起跑线上。“人均北清复交”的教育博主们八仙过海,利用各种话术精准收割一波又一波家长。

这些自媒体“虎妈”“虎爸”打着名校出身的旗号,吹得天花乱坠,最后还得走上带货的同归殊途——先是鼓吹“7岁学完小学数学”“8岁读英文原著”,然后就安利起形形色色的教材、考试、读本:新加坡数学、剑桥KET考试、蓝桥杯竞赛、爬藤秘诀……报名链接就在屏幕下方。

教育部的态度很鲜明,绝对不纵容这样的“名校父母”炒作,将对渲染升学焦虑等恶意炒作行为“露头就打、重拳出击”。其实,与其跟着所谓“名校父母”焦虑,不妨和孩子一起多读一本书,一起多看一部有意义的电影。家庭教育是自己的事,别被“名校父母”们带错了节奏。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