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来电
“大订单”从天而降
当你开心接下订单
本以为可以小赚一笔
殊不知已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
近日
云南腾冲曲石镇的康先生和康女士
就险些被骗
……
当日,康先生、康女士两人匆匆来到腾冲市公安局曲石派出所向值班民警求助:“警察同志,今天有武警部队的军官找我们订了一批电脑设备和蔬菜,因为涉及的金额太大,且需要交保证金,请你们帮看看可不可信?”
经了解,康先生在曲石镇经营电脑、办公设备,10月22日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名叫“郑杰”,是“武警部队”后勤采购负责人,部队将到曲石镇开展训练,需要采购一批电脑、打印机等办公用品,并向康先生发送了采购订单,但为了保证订单按时完成,需要康先生交一笔保证金,待订单完成后连货款一并支付。
无独有偶,经营蔬菜生意的康女士也接到了订购蔬菜的订单,自称是“武警部队”后勤姓李的班长,需要采购一批蔬菜,要求她交保证金。
民警告知两人,这是典型的冒充军警采购类电信网络诈骗,千万不能转账。随后,民警查看了康先生和康女士的手机,两人虽然都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但均是未登录状态,也未开通预警功能,民警帮助两人登录并开通预警功能。
两人心有余悸地说:“还好来派出所问你们一下,不然就损失大了”。
事后
民警立即将温馨提示信息
广泛转发至商家微信群
提高辖区商家的防骗意识
防止财产损失
案件特点
01
迷惑性大
犯罪分子往往冒充军警部门工作人员,利用军警工作人员值得群众信赖的特征大肆实施诈骗。且诈骗剧本不断升级,该类诈骗犯罪团伙会先联系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以很可观的前景价值包装所谓的“商机”,然后要求将“商机”介绍给他人,而受害人往往出于对企事业单位朋友的信任不假思索,进行垫付、预交保证金等行为,最终上当受骗。
02
引诱性强
犯罪分子在电话中会充分利用人类在经济活动中追逐利益的本性,以高额利润为诱饵,引诱受害人上钩。
03
组织严密
此类诈骗案件犯罪多属有组织团伙,成员间分工明确,有组织策划、有技术保障、有人冒充当事人与受害人联系,有人扮演各种厂家负责人进行哄骗。同时团伙成员反侦察意识极强,打击难度大。
反诈民警提醒
1.任何军、警单位均不会轻易与个体商户合作,更不会要求群众汇款。
2.军警单位采购物资会履行严格的程序,切莫相信电话联系和汇款转账的要求,遇到类似情况,要提高警惕,面对面核实对方真实身份。如对方以各种理由不予见面,一定要立即停止交易,谨防上当受骗。
3.一旦被骗,请保持冷静,及时拨打110报警,留存聊天、交易记录,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相关工作。如有疑问可拨打全国反诈热线96110咨询。
来源:保山警方、昆明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编辑:符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