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从“苹果”的“红”看百姓生活的“甜”

盐源从“苹果”的“红”看百姓生活的“甜”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红苹果映红了采摘村民的笑脸

建州70年,看凉山巨变。

10月27日,以“感恩奋进铸就七十载辉煌·牢记嘱托书写新时代华章”为主题的全国经济媒体暨四川省报纸副刊凉山采风活动走进位于凉山州盐源县兴隆镇的现代苹果园区。

“动作麻利点,苹果下午就要发车。”在现代苹果园区的观景台处,20余个女工排成排,浙江水果收购商贺军正催促着她们把一个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分拣进包装盒里,再抬上一辆大卡车上。

“反正我就觉得盐源苹果比其他苹果好吃,每年我会来买走200吨左右。”贺军说,他从2015年就开始“锁定”盐源苹果,每年8月,当盐源早熟品种一上市,他就会到盐源住上3个多月,守着给客户们发货。

走进观景平台不远处的苹果园里,漫山遍野的苹果林一眼望不到尽头,采风嘉宾们一睹了丰收的视觉盛宴:红彤彤的苹果在阳光的照耀下与蓝天相衬,犹如一颗颗亮闪闪的小灯笼挂满枝头。林间,运输苹果的机械车在苹果林间来回穿梭,一群群农民正手提篮子,欢声笑语,忙着采摘。

诱人的果实不仅映红了村庄,映红了农民的笑脸,更鼓起了村民的钱袋,为农民带来了生活的“甜”。

在盐源县龙塘镇下海村,嘉宾们见证了苹果带给村民童文芬的“甜”。

一座独家小院的门口贴着大红的对联:“好景迎来千秋福,春风送进八方财”。院子里,花团锦簇,桂花飘香,400多平方米的楼房宽敞明亮。

盐源从“苹果”的“红”看百姓生活的“甜”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嘉宾们在现代苹果园合影

“我们没什么文化,全靠政府的带领和支持,现在家里种了70多亩苹果,加上其他种养殖项目,每年毛收入能达到100万元。”童文芬说,以前家里住的是土墙房,解决温饱都是问题,后来在政府的引领下开始种植苹果,从而踏上了致富之路,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

据了解,盐源苹果自1958年引种试栽发展至今,历时六十多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四川省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的51%和65%,苹果从业人员达9.8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7.58%。

目前,盐源县已成为国家级标准化苹果生产示范区、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西南冷凉高地产区的核心产区,是全国高原地区苹果第一县。2022年全县苹果总面积为42.2万亩,年产量60万吨,产值30亿元。

其中,盐源苹果种植带动农户19860户户均增收110775元,脱贫村苹果种植面积17860亩,涉及22个村,带动1488户脱贫户户均增收21505元。苹果产业生产经营中用工带动全县苹果主产区周边和移民村脱贫人口增加劳务收入5亿元以上。

今年8月,一箱箱苹果从盐源被送上出口越南的货车。从产地直接走出国门,盐源苹果实现攀西地区苹果的首次自营出口,为盐源县果农增收致富开启了新征程。

据盐源县苹果研究所所长余秋林透露,目前,该县正围绕“质量兴果 品牌强果 乡村振兴”,以现代苹果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为切入点,打造苹果全产业链,引领苹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奋力打造西南地区高原苹果“新高地”。

在采访完盐源县现代苹果园区后,四川经济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李银昭表示:“在凉山建州70周年之际,通过全国经济媒体暨四川省报纸副刊凉山采风活动,我们来到了这片果园,透过盐源县苹果产业的发展,我们触摸到整个凉山农业产业发展变化的脉搏,从凉山苹果的‘红’,看到凉山人民生活的‘甜’。盐源的苹果走了有多远,我们就能感受到凉山整个变化有多大。”

(四川经济网记者 黄晓庆 胡智 陈国盼 李霁玥 乔薇 )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