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开饺子馆,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日前,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推特”上发帖提到,“百度地图上显示在台北有38家山东饺子馆,味觉不会骗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会回家”,话题很快冲上网络热搜榜首。

在台湾开饺子馆,通过舌尖体察“两岸一家亲”是怎样一番图景?本报记者日前联系到两位在岛内开山东饺子馆的店主,邀约他们讲述饺子馆背后的“两岸一家亲”故事。

——编者

在台湾开饺子馆,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叶倩

一位两岸婚姻家庭饺子馆老板娘的心声:

“我们有同为一家人的味觉喜好、有天然的心理联结,我们就是一家人”

“来我们饺子馆的很多台湾乡亲是本着吃到家乡味道来的,我觉得他们吃的真的不单单是饺子,他们是用家乡味道来安抚内心的乡愁。”来自山东青岛的叶倩,在台湾南投县埔里镇开了一家小吃店,从只经营饭团到加入家乡“饺子元素”,小吃店不仅生意更好,而且也让叶倩在岛内感受被台湾乡亲照顾到的暖意。

“两岸同胞本来就是一家人,我们的民俗、民风、民情都是一样的,我们的胃这样告诉我们,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去表现的。”她对人民政协报记者说。

叶倩与台湾岛的联结,始自她在厦门工作时的一段岛内姻缘。“当时我在厦门开饮品店,我先生当时经常来我的店买饮品。”一来二去,一位被公司派到大陆做设计师的台湾小伙儿和一位也是只身在厦门闯荡的大陆姑娘产生联结,2015年他们组建了小家,待第二个宝贝出生,他们选择回到台湾。

叶倩婆家所在的台湾南投县埔里镇,是一个常住人口八九万的台湾传统小镇,民众以本省人为主。叶倩的婆婆是台湾老字号美食店绮翊饭团的第二代传承人,考虑到媳妇有经营餐饮业的经验,婆家把传承手艺交给了叶倩。

“到台湾后,我尝了一些著名的饺子馆,发现口味没预期的那么惊艳,店里也有客人反馈,希望我们能开发些外带速食,我一下就想到了家乡的饺子。”谈到最初在店里加入“饺子元素”,叶倩说。

让叶倩没想到的是,“饺子元素”的引入,备受客人们的欢迎。“开始是客人们抱着尝尝看的心理,买20个,后来就有客人们买100个、200个。”还有客人听说叶倩店里开售饺子,专程开车前来满足心底念想已久的家乡味道。

“有一次一个小伙子进门就亲切地问我,姐姐,您是即墨的呀!我阿婆也是即墨的!小时候总能吃到阿婆给我包的山东饺子!”馅儿大、皮薄、肉多,那是外婆给这个台湾青年的“大陆印记”。

在台湾开饺子馆,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在岛内开店几年,叶倩不仅对“舌尖上的乡愁”有了亲身感受,而且也对两岸同胞同是一家人,那种源自血脉的亲近感,有了更深的体察。

“我店里经常有邻居来和我聊天,会问我‘从哪儿来的’?”在叶倩看来,邻居们带着不熟练的卷舌音和儿化音来和她聊天,为的是让她感受到来自异乡的亲近感。

叶倩所住的南投县是台湾著名的茭白笋原产地,因为周遭邻居们的热情,她住到这里的第一年,就有幸品尝到产自邻居们自家地里的这一美食。

“台湾普通民众都很淳朴、善良,这是我来到这里后,让我感触很深的。”来到岛内5年,让叶倩至今想来仍很感动的,是初来岛内那个暑假,当大女儿班的老师闻知小朋友是在大陆上到小学三年级,学的是拼音识字法,主动利用假期无偿为孩子补授岛内孩子学习的注音识字法,为的是让小姑娘开学后能尽快适应台湾小学里的课堂学习。

西安路、青岛路、南京路……重庆麻辣面馆、山东饺子馆、东北烧烤店……

随着对岛内各方面生活慢慢熟悉,被两岸同根同脉的民风民情浸润,叶倩也开始深入思考为什么各方面总说“两岸一家亲”。

“你看在我生活的埔里镇,大陆印记便举目即是,我在这里感受到的确实就是,不管你来自河南、广东还是山东,我们同为中国人,我们有同为一家人的味觉喜好、有天然的心理联结,我们就是一家人。”她告诉人民政协报记者。

魏效寅

一位“台二代”饺子馆店主的乡愁记忆:

“大家吃的是乡愁、是回到家的味道”

今年迈入花甲之年的魏效寅,是一位出生在台湾的山东乡亲。2013年前,他也曾在台湾南投县经营一家山东风味的饭馆,并给饭馆起了个很温暖的名字“老乡牛肉面”,“因为山东人习惯称人‘老乡’。”他告诉人民政协报记者。

“我那些老食客现在还很怀念我店里的地道山东味儿。”谈起那些年的开店记忆,魏效寅脸上漾着自豪感。

魏效寅生于台湾,籍贯山东泗水县。退伍后,我跟随父亲学习山东面食手艺,开了一家面馆,店里的招牌就是颇具山东风味的牛肉面和水饺。

在台湾开饺子馆,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对于水饺的风味,魏效寅有他的坚持。“馅料中一定要放花椒面,因为老家都是这么拌馅儿的。韭菜、大白菜、高丽菜等要用盐搓一下,把菜里面的涩水搓出来,这样包出的饺子馅才紧实入味儿。”说起包饺子的一套“私家秘籍”,魏效寅的话匣子就止不住了。

“我们山东人不做假,要给人家吃最好的。那时候我买的牛肉,要买品质最好的,卖的却是平常的价格。”尽管出生在台湾,魏效寅心里认定的是,自己就是山东人,也透着山东人后代基因里自带的大气、朴实和爽快。

正是这地道的“山东味儿”,魏效寅的老乡牛肉面馆吸引了居住在南投的一众山东乡亲,其中一位客人令魏效寅至今难忘。

一天午后,一辆轿车从面馆门口经过,已经开过去,又退了回来,在门口停下。进来一位姑娘,开口就问魏效寅店里有没有香椿拌面。

“我把一碗香椿拌面端给她,面条才入口,她嚼了两下眼泪就掉了下来,说面的味道和她父亲做的一模一样。”后来一番交流后,魏效寅得知,这位姑娘也是来岛内的山东人后代,当路过面馆看到招牌上写有“香椿拌面”几个字,瞬时触动了她。姑娘告诉魏效寅,从父亲去世后,她就再没吃到香椿拌面,这也成为这位年轻“台二代”心中的“家乡味道”“乡愁记忆”。为此,临走时,魏效寅特地送给姑娘一罐香椿咸菜。

在魏效寅看来,舌尖之上,品到的不仅是味道,更是亲情。山东面馆、山东饺子馆以及大陆美食在岛内受欢迎,正是因为在岛内的山东老少乡亲们很怀念家乡的味道,“大家吃的是乡愁、是回到家的味道。”他说。目睹了这位山东小老乡的一幕,从此在魏效寅的饭馆,香椿拌面也成了保留菜单。

谈起留给他的更多“老家记忆”,魏效寅告诉记者,他一共回过三次山东老家。第一趟回去,他凭着父亲写给他的地址,从济南下飞机后包车找到了老家泗水县东仲都村,见到亲叔叔。第二趟,他带着儿子和女儿回去,到爷爷奶奶坟上祭拜,告诉孩子们,自己的根就在这里,“不管你们以后怎么样,我们的根在这里。”他说。

记者从山东省委台港澳办了解到,目前生活在台湾的山东籍台胞约100万人,在山东生活的台属150多万人。两岸开放以来,鲁台人员往来近500万人次。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2年09月10日08版)

记者:修菁

版面编辑:修菁

新媒体编辑:薛婧

审核:周佳佳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