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野生小动物出现在我们身边,如果遇到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做呢?
近日,杨浦少科站“月月趣味观——科技为生命保驾护航”科普讲座与同学们准时云端相遇。本次科普讲座携手社区学校,邀请上海动物园的科普讲解员孙文婷老师,为大家带来关于城市野生动物的知识科普。
在绿道上,在自然中,我们常常会偶遇一些小动物,貉、蛇、刺猬、松鼠、青蛙……城市里的野生动物看起来大多没有很强的攻击性,有的娇小可爱,有的新奇漂亮,有的还会向你摇尾乞怜,让人忍不住去亲近。“然而当我们忍不住伸手抚摸它们的时候,危险也悄然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但孙文婷老师提醒道。
“这些穿梭在楼宇间的小动物们,没有经过驯化,大多不能理解人类哪怕是表达善意的行为,因此很容易误认为遇到威胁而突然袭击人类。”
由于长期生活在卫生条件较差的草丛和杂物堆环境中,不少小动物身上会带有大量细菌与病毒,在它们的生长过程中也极有可能感染狂犬病毒。“当我们和它们发生肢体接触后,一旦被抓咬,就应该在第一时间对伤口进行处理并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既然野生动物可能会对我们造成伤害,那我们是不是该将它们驱赶出生活空间或者大肆捕杀呢?孙文婷告诉同学们,其实野生动物也并非外来者,而是城市的原住民。过去城市的建设与扩张将它们驱离,现今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一些小动物们又回到了“老家”。大多数时候,它们为人类提供了一道“屏障”。
“有刺猬存在的草坪,害虫就不会泛滥成灾;有丰富鱼类存在的池塘,蚊子幼虫就会得到控制,夏季池边就不会被大片的蚊虫包围。所以野生动物对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人类和城市里的野生动物应该保持什么关系呢?“从自身安全和维持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考虑,当我们遇到野生动物后,应该持有的态度是:不惊慌、不靠近、不投喂,与它们和谐共处,一起营造健康美丽的城市生态环境。”孙文婷表示。
据悉,“月月趣味观”之“科技为生命保驾护航”系列讲座是杨浦区青少年科技站立足“双减”背景、融合多学科知识、以丰富学生健康生活、提高科学素养为宗旨,为广大青少年带来的一个汇集“点滴小妙招”、打造“科普无死角”的“生活大百科”讲堂。
“以直观有趣、简单易学、方便实用的方式为广大杨浦学子展现各种生活场景中的科学常识和巧思妙用,解读基本的科学原理,学会为生命保驾护航的科学方法。希望通过我们的科普助力,为同学们撑起一把生命安全的保护伞。”区少科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