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知,严罚|救护车坐地起价!最新后续来了|回应!“史上最凶班主任”系网红扮演|教育部开设!事关高校防疫
今天是2022年11月5日
星期六
一起来看新闻吧
今日要闻浏览
1
最新通知,严罚!
2
救护车坐地起价!最新后续来了
3
回应!“史上最凶班主任”系网红扮演
4
教育部开设!事关高校防疫
1、最新通知,严罚!
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网络暴力针对个人集中发布侮辱谩骂、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违法信息及其他不友善信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网络秩序。为切实加大网暴治理力度,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有效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维护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现通知如下。
一、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
1.加强内容识别预警。网站平台要建立网暴信息分类标准和典型案例样本库,在区分舆论监督和善意批评的基础上,明确细化涉网暴内容标准,增强识别预警准确性。结合网站平台业务特点和具体处置案例,不断更新分类标准,持续完善样本库。
2.构建网暴技术识别模型。网站平台要综合考虑事件类别、针对主体、参与人数、信息内容、发布频次、环节场景、举报投诉等维度,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网暴行为识别模型,及时发现预警网暴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3.建立涉网暴舆情应急响应机制。网站平台要组织专门工作力量,及时收集网暴相关热点话题和舆情线索,强化网暴舆情事前预警,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根据陌生人私信显著增加、相关话题热度迅速攀升、搜索量快速增长、举报频次加大等情况,及时发现网暴异常行为。
二、强化网暴当事人保护
1.设置一键防护功能。网站平台要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完善紧急防护功能,提供一键关闭陌生人私信、评论、转发和@消息等设置。用户遭遇网暴风险时,网站平台要及时发送系统信息,提示其启动一键防护,免受网暴信息骚扰侵害。
2.优化私信规则。进一步完善私信规则,对接收陌生人私信附加数量、时间、范围等限制,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自主设置仅接收好友私信或拒绝接收所有私信。对照网暴信息分类标准,采取技术措施,防范网暴内容通过私信传输。
3.建立快速举报通道。在网站平台评论、私信等位置设置网暴信息快捷投诉举报入口,简化投诉举报程序,网站平台对于明确为网暴信息的应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置。向用户提供针对网暴信息的一键取证等功能,方便当事人快速收集证据。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优先处理涉未成年人网暴举报。
三、严防网暴信息传播扩散
1.加强评论环节管理。网站平台要加强对涉网暴风险的新闻、帖文、话题等信息的评论环节管理,及时清理过滤涉网暴违法违规评论,严控涉网暴不友善评论泛化传播,优先展示权威信息。重点网站平台要将用户公共空间发布的评论在本人账号主页进行公开集纳展示,强化公众监督。
2.加强重点话题群组和版块管理。及时解散网暴信息集中的话题版块,暂停新设相关话题版块。密切巡查以相关事件名称、当事人及相关人员姓名命名的词条、话题、群组、贴吧,及时清理涉网暴内容。排查关闭以匿名投稿、隔空喊话等名义发布导向不良等内容的话题版块和群组账号。
3.加强直播、短视频管理。加强直播和短视频内容审核,及时关停网暴内容集中的直播间,封禁违规主播,对存在网暴风险的短视频先审后发,清理含有网暴信息的短视频,拦截过滤负面弹幕。密切关注网暴当事人开设的直播间,及时管控诱导逼迫自残自杀等信息。
4.加强权威信息披露。各地网信部门要密切关注涉网暴舆情和信息动向,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强权威信息发布。对于存在网暴风险的热点事件,网站平台要及时转发推送权威信息,引导网民理性发声,共同抵制网暴行为。
四、依法从严处置处罚
1.分类处置网暴相关账号。一是加强账号发文前警示提醒,对发布不友善信息的账号,提示理性发言。二是对参与网暴的账号进行警示教育,并视情采取禁言、暂停私信功能等措施。三是对首发、多发、煽动发布网暴信息的账号,依法依规采取关闭账号等措施,情节特别严重的,全网禁止注册新账号。四是涉及违法犯罪的,移交相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网站平台要强化曝光力度,及时对外公布热点网暴事件处置情况。
2.严处借网暴恶意营销炒作等行为。坚决打击借网暴事件蹭炒热度、推广引流、故意带偏节奏或者跨平台搬运拼接虚假信息等恶意营销炒作的行为,进一步排查背后MCN机构,对MCN机构采取警示沟通、暂停商业收益、限制提供服务、入驻清退等连带处置措施。对于将账号名称临时修改为事件相关机构、人员的,网站平台应当加强用户真实身份核验。
3.问责处罚失职失责的网站平台。对于网暴信息扎堆、防范机制不健全、举报受理处置不及时以及造成恶劣后果的网站平台,依法依规采取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罚款、暂停信息更新、关闭网站等处置处罚措施,从严处理相关责任人。
五、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各地网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开展网暴问题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细化明确任务要求和工作措施,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2.压实工作责任。指导督促网站平台压实主体责任,对照工作要求,优化各项功能设置,提升技术水平,强化问题发现处置,不断完善工作手段,切实增强网暴问题治理能力和水平。
3.强化长效治理。各地网信部门要强化任务督导,组织对属地网站平台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督促整改落实。各地各网站平台要及时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完善网暴问题治理的长效机制。
2、救护车坐地起价!最新后续来了
11月5日,黑龙江五常市公安局发布通报称,11月1日,五常警方依法查处一起涉嫌强迫交易案件,三名涉案嫌疑人全部到案。经查,何某祥为黑龙江峻博医疗救援公司经营者。10月28日凌晨,在五常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值机员王某介绍下,何某祥驾驶新购置的悬挂临时牌照的救护车(该救护车无合法经营手续),与其雇佣的随车护士王某睿一同转运病人。途中,王某睿以被褥费、针剂费、消毒费等名目提高价格,强迫被害人支付高额费用,何某祥以返回出发地或半路停车的方式强迫被害人支付。
目前,何某祥、王某睿、王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下一步,公安机关将依法查处,严厉打击,绝不姑息。
此前消息
11月4日,一段黑龙江五常市救护车半路坐地起价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视频开头,家属喊话救护车司机,“上车前说好一千多元,上车后就要四五千元,不怕遭报应吗?我可以给钱,但需要事先说好。”
随即,司机与家属发生争吵,还称自己的车是“全国统一价”。家属进一步质疑“应该有价目表,不怕遭报应吗”,司机又称自己干了30年,不怕遭报应,还威胁家属要将病人卸在路上。
家属在视频中称,自己母亲刚从重症监护室出来,想回家过最后时光。10月27日22点左右,拨打五常市某医院的电话,接线员说没有救护车,但是可以联系其他车,接线员沟通说费用不会超过1200元。
“等司机开出市区后,要求我们支付几千元的费用,因为费用有异议,我们不同意支付。司机将车开到荒地,拖拽母亲要求下车,最后无奈支付3140元。司机将我们拉回家没几分钟后,母亲就咽气了。”家属称。
3、回应!“史上最凶班主任”系网红扮演
近日,湖南永州一男子扮演班主任的视频走红。
视频中,该男子留着光头,眉毛黑浓,长相“霸气”,还穿戴皮衣项链,语气又颇为拿捏,压迫感十足,被不少网友戏称“史上最凶班主任”。
永州教育局:冒充教师,已报案
据澎湃新闻报道,11月4日,永州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表示,男子是网红,冒充教师拍视频,已报警。
对于男子称20年前是教师的说法,当地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在当地老师队伍中没有查到此人。
视频已下架,当事人称拍视频为宣传正能量
11月2日,该视频账号作者,即班主任扮演者廖先生,在评论区中发布声明称,作品纯属虚构,初衷为宣传正能量,拒绝校园欺凌和拒绝学生手游。自己20年前是老师,后下海经商,疫情期间回到家乡,从事自媒体行业,想为家乡做些贡献。作品中的名字、场地纯属虚构,跟任何人、学校、单位、机关无关。
4、教育部开设!事关高校防疫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推动各地各高校科学精准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解决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中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教育部设立高校疫情防控投诉平台,接受在线提交和电话反映问题线索。
受理事项:校园封控、转运隔离、核酸检测、流调排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生活保障、离校返乡、开学返校等方面。
各地也设立了高校疫情防控投诉平台。
在线投诉:
https://hudong.moe.gov.cn/siju_jbz/gxsyreportform.jsp
电话投诉:
教育部:010-66096146
各省(区、市)高校疫情防控投诉电话:
来源:教育部网站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五常公安 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