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过半,许多班主任都会做小结,也会给部分表现优秀的孩子一些诸如文具、书籍、小玩具之类的奖励。
但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青龙校区(以下简称:石室青龙)七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刘福艳,为孩子们准备的日常奖励有些不一样——每人一小包椰蓉饼干和牛轧糖。
原来,这些椰蓉饼干和牛轧糖并不是在蛋糕店统一采购的,而是刘老师周末自己在家亲手做的。就在上个月,刘老师还举行了一场隆重且特别的颁奖仪式。刘老师说,希望借助这些特别的手工甜点,让孩子们感受到满满仪式感的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每一个进步老师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刘福艳在社交平台分享“奖励”故事
为这一份特别的心意
老师忙了一个周末
为何会选择做甜点来作为孩子们的进步奖励呢?
刘老师说,一是因为自己平时就非常喜欢做甜点,平时在家有空的时候也会做一些蛋糕、饼干之类的,算得上是自己的一个爱好;二是希望带给孩子们一些新鲜感,让他们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三是自己手工做的甜点,用料比较放心,且照顾大众口感,她希望孩子们能把这份奖励带回家,让父母也能一起分享和见证孩子们近期以来取得的进步。
不过,虽然每人只是一小包,但毕竟全班几十个孩子,总量算下来也不算少。因此,为了做这些甜点,刘老师可是没少费力气,算上采购和制作,周末两天都在做这件事。
最开始,刘老师计划做长条状和星形两种形状的椰蓉饼干,“先是把奶油、糖、盐进行充分搅拌,再将混合好的面团包上保鲜膜放入冰箱。接着将冷藏后的面团取出,揉成长条状放入烤箱进行烘烤”,光是做完这些饼干,就花了刘老师大半天的时间。
做完椰蓉饼干,刘老师又想了想,如果只是饼干,孩子们估计会觉得口感很单一,因此,她又开始琢磨制作牛轧糖,“牛轧糖不仅有香甜弹牙的特点,还兼有饼干的酥脆和咸香,很多孩子都比较喜欢吃。”
▲刘老师制作并包装好的牛轧糖
由于家用烤箱比较小,刘老师一次只能烤上一部分。清点完总数,她还有些遗憾:工具太有限,忙了一天总量也不算多,所以,平均分到每个孩子手里的,也有限。“只能说一份特别的心意吧,下次希望改进一下方法或者换个工具,可以做得更多一些”。
考虑到干净卫生和方便携带,刘老师还特意提前买了多种图案的包装纸,既美观,也方便孩子们带回家,“希望父母们也能通过这份小礼物,及时看到孩子取得的进步和闪光点,毕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及时的正向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这份饼干也是和家长们的一次教育理念交流”。
▲刘福艳将已经制作好的饼干进行包装
礼物被孩子们带回家
家长:“尝到对孩子进步的欣慰”
刘老师来自辽宁,2014年通过公招进入石室初中青龙校区,成为了该校一名物理老师,总的教龄算起来已经有19年,担任过6年班主任。今年接手新初一后,也担任了石室初中青龙校区七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因为七年级(初一)还没开设物理课,所以,刘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班级管理。
刚开学的时候,刘老师就对全班孩子的整体情况摸了底,她坦言,就学习成绩这块而言,这个班整体并不算拔尖。就自己多年的班主任经验而言,刘老师认为,“初中三年,孩子们学业加重,并且还要为中考奋斗,因此,信心,真的是比黄金还珍贵的东西。有了自信,才谈得上努力。”
所以,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自信,就要及时且全面地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哪怕一些细微的进步,“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自己的进步是有人看到并记住的……我们常常说,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且,这里说的关注,也不是简单地用眼睛看,而是真诚地、全面地去‘看’到每一个孩子。”
因此,很早之前,刘老师就开始筹划以小结的形式,配合一些特殊的礼品奖励,加强孩子们的收获感。她也提前做了预告,“如果大家都表现好,刘老师会给大家一份小惊喜”。
刘老师说,孩子们对此都十分期待,并且,经过努力,全班不管是在成绩还是纪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整个班跟入学时相比,(各方面)进步可以说是巨大的。”
刘老师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讲到的她亲手制作椰蓉饼干和牛轧糖。包括获奖面,刘老师也设置得比较广,但刘老师强调,这不是对孩子们的敷衍,而是“发自内心地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再小的进步都值得被看到。”
这些礼物被孩子们带回家以后,也收获了家长们的集体肯定和点赞,“尝到的不只是一块饼干,更有一份对孩子进步的欣慰”。
▲刘福艳此前为同学们制作的幸运钥匙扣
这次做饼干,可不是这位“手工达人”教师第一次秀才艺。据刘老师往届学生们回忆,之前中秋节的时候,因为班上不少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没在身边,刘老师还做了手工月饼,跟孩子们一起过中秋。除此以外,她还做过钥匙扣、立体香囊等小奖品,不少学生对此都十分难忘。
▲刘福艳在创意绳编社团课上进行授课
对于众多家长和学生们的赞扬,刘老师说,其实在自己看来,真的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红星新闻记者 殷建
编辑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