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酸检测现场,维护居民排队秩序、帮忙扫码,干的都是看上去不起眼的活——60岁志愿者一天走出40367步
“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线间距,现在特殊时期大家配合一下。”26日,南岗区泰山小区的居民在小区篮球场上进行核酸检测,在现场有一名身穿防护的志愿者阿姨从早上六点一直“晃悠”到晚上检测点“收工”,从队前到队尾,直到回家看手机才发现自己当天的步数显示为“40367”。
步数走出历史“新高”,
60岁阿姨已是抗疫志愿服务“老人”
“你不问我,我还没觉得啥,就在那个地方来回走来着。”这位“运动达人”王春艳是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的队长,平时就经常在做志愿服务,每天步数都在1万左右,但这次突破四万还是头一次。
从21日晚开始,第一次看到通知全市居民做核酸的消息时,王春艳就带领志愿者服务队的14名志愿者就主动请缨,协助新春街道办事处泰山社区、民建社区、华鸿社区的工作人员组织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并坚守在现场维护秩序、帮助有需要的人。
“打开手机,得扫码。”居民中有些老人不会用手机操作扫码过程,王春艳不厌其烦地帮助大家扫码成功。“我就是在队伍前后来回走,看需要帮的就帮一把,看见有聚集的情况去疏散一下。”在排队做核酸的过程中,有小部分居民间距不足一米,王春艳只要看见不管多远都得前往叮嘱,看见有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她也会帮忙推到检测点……维持秩序的同时,王春艳还要及时在小区居民的微信群和大家沟通,人少的时候赶紧“喊话”,让邻居们下楼做检测。
26日早不到6时,王春艳就来到核酸检测点,帮忙组织小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一直忙活到晚上六点多,居民们全部检测结束,回到家才发现双脚已“发福”。“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泡脚,要不胀得睡不着觉。”而这已经不是王春艳第一次当抗疫志愿者,从第一次疫情开始,王春艳和部分队员们就已经开启志愿服务。2020年9月,王春艳还获得了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颁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咱是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义不容辞!”
“医护人员和所有一线的抗疫人员比我们可辛苦多了!”王春艳告诉记者,穿上防护服的时候早晚还好,中午或者太阳照的时候,就感觉像蒸桑拿一样,里面穿的棉衣都被汗浸湿了,脱下手套汗水都能滴出来,“我们这才穿几天,前线的医护人员天天都得穿着防护服工作,我们就尽自己一份力,能帮多少帮多少。”王春艳告诉记者,她当抗疫志愿者的这两年里,啥活都干过。
帮忙录入身份证信息、给隔离的居民送生活用品、在隔离酒店分餐、小区门岗扫码测温、核酸现场维护秩序……“这些都是咱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王春艳说自己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和一名志愿者,在政府需要和困难面前都应该冲在前面,“只有我们一起努力,才能战胜疫情,取得胜利!”在王春艳心里,志愿服务是自动自觉、不怕苦不怕累的。
面对马上要开始的第四次核酸检测,王春艳已调整好身体状态,继续和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并肩作战。
每天步数不过千、饭不过一顿,检验科主任六天瘦五斤自嘲“减肥”成功,他们6天开出4万张“健康通行证”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检验科主任孟咏梅量体重的时候发现自己又瘦了,比一周前大约瘦了五斤。跟他一样“减肥成功”的还有科里的11名检验员。自22日以来,每日三班轮换检验核酸样本,每天步数不过千,饭不过一顿,他们6天完成了4万余份样本的检测。孟主任说:“我们还是很有成就感,因为这是4万份健康‘通行证。’”
“昨天半夜刚送来一千多份样本,我们还要加快。”27日,孟咏梅主任在催促着下属工作,虽然知道自己对同事们说这句话是无意义的,因为在六天的时间里,大家的工作量都已经达到了满负荷。
27日9时30分,记者在市二院核算检查区看到,现在虽然天还下着小雨,但是核酸检验区已经排成了长队。虽然口罩挡着脸,但是从眼神及肢体动作中仍然看得出焦急。孟主任说:“需要检验的样本太多了,每天门诊大约有两至三千个样本,还有相关部门送来的样本,社区筛查的样本,市、区疾控送来的样本,福利院以及120急救中心送来的样本,每一个样本送来的时候都嘱咐‘紧急’,但是核酸检验是需要时间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检验一个样本的最快速度是两小时,前期需要一个程序,那就是把一个1微升的样本放进96孔的试剂盒里,这1微升的剂量比一滴水还要小,所以要格外仔细。这一个动作看似简单,完成大约需要两秒种,可是若把60个样本加进试剂盒,就需要两分钟的时间,那6000个呢?记者了解到,该科以往每日检查不到2000余个样本,而现在每天要检查7000余个。
“还好我们科新添了一台‘万人机’,虽说实际达不到一万个人的速度,可已经比普通的检验设备快多了。”刚刚换岗的检验员张影说,现在换下岗来,只要一闭眼睛全是蜂窝一样的试剂盒小孔。张影表示,自己的孩子目前在上网课,这本来应该是做母亲的最为惦记的事,但是在现有情况下自己明显是顾不得了。而且在实验室里是不能带手机的,自己连孩子的课表都不知道,有时候想打电话关心一下孩子,生怕突然打电话会打扰了孩子网课。“相信孩子会理解我的,妈妈在努力,他自己也会加油。”张影说。
“每天不停的检验,步不过千,饭就一顿,我们科的每一个检验员都瘦了。”孟咏梅介绍说。检验员在实验室里,步数走得少说得过去,但是饭怎么会只吃一顿呢?对此孟主任告诉记者说,为了保证安全,实验室都是负压的,例如他们的实验室就是在负15度的压力下。室内的排风吸力很大,在气压下连门都打不开,正常人生活在正压的环境中,消化系统自然也很难长时间适应负压环境,因此从实验室走出来之后大家都感到头晕、恶心,能吃下一顿饭已经不错了。所以,在运动少、吃得少的情况下,大家纷纷“减肥成功”。孟主任自己也减掉了五斤左右。
“朋友圈里大家都在说,中秋一直在下雨,所以他们没看见今年中秋的月,其实听了这话我仍然挺羡慕他们的,因为我连中秋的雨都没看到。”孟咏梅说,自22日以来,他们一直“泡”在实验室里,已经检出了4万余份样本。
她说:“都是阴性样本,这是4万张‘通行证’,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有4万人凭着他们的‘通行证’出行、就医,大家还是很有成就感的,相信一切都会很快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