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全线贯通之后
越来越多市民
喜欢在苏河两岸漫步探访
通过相机记录下美好一刻
而在这些记录者中
小坊要特别介绍一组人
他们虽然是视障人群
但也举起相机
用“非视觉摄影”记录苏河的美!
那么他们是如何拍照?
又是如何观看自己拍摄的照片?
一起跟着小坊来揭秘!
这个男孩名叫徐任宇,是上海盲童学校的全盲生,他想要用手上的相机记录下上海邮电博物馆、以及苏河两岸贯通后面貌一新的美景。
不过想要拍得这样一张照片,
仅凭他一人可不行。
"非视觉摄影"需要由正常视力或者低视力人群帮助,通过声音的引导,让他们对所拍摄的物体有大致的方向感知,再结合广角镜头、自动对焦等摄影技术,记录下想要拍摄的景象。
进行非视觉摄影时,
往往靠听觉捕捉画面,
对于这些特殊的孩子而言,
他们的“观看”超越了视觉体验。
摄影完成了之后,
又该如何观看这些
拍下的照片呢?
这就要说到另一项与之相关联的发明“可触摸影像”。在苏河边,《下一站》的主持人也偶遇了“可触摸影像”的发明人胡进老师。
胡老师退休前是上海盲童学校的教师,致力于研发非视觉摄影、可触摸影像数十年。
他通过特殊的打印技术,把照片中的主体轮廓用凸起点描绘。包括建筑轮廓、人物动物的光影、甚至彩虹火焰等都可以体现在可触摸影像中。而通过触摸这些特殊的照片,视障学生可以感知平时只能用视觉观看或者非常抽象的事物。从而对自己所身处的世界有一个更好的认知。
而通过不断拍摄、制作可触摸影像。胡进老师目前正在筹备建立一个可触摸的影像图书馆,已经收录了一大批记录历史发展、城市变迁的可触摸影像。未来更多的视障同学可以通过这个图书馆一起共同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以及苏河两岸的环境提升、建筑变化。
苏河十八湾,
温婉地勾勒出百年的城市繁华,
昔日的“工业锈带”逐步
蜕变为今天的“生活秀带”。
未来,
苏河与上海的故事将继续奔流不息。
也希望这些特殊的孩子
都能感受到这一片美好的景色!
更多背后的故事,
不妨在今晚十点半打开电视
收看上海新闻综合频道
《下一站》
(也可以登陆看看新闻App网上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