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华为芯片被断供的第一天。
这一刻,终于还是来了。
5 月 15 日升级版禁令发出后的这 123 天里,没有颁发临时许可,也没有暂缓。
这也就意味着,所有利用美国 CCL 清单上的软件、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无法再供货给华为。
没错,是所有。
这事儿说起来,的确很严重。
例如很多人提到的麒麟芯片,就因为由使用了 CCL 清单上技术的台积电代工,往后就无法继续生产。
所以就连余承东也说,即将发布的麒麟 9000 将成为绝唱。
除此之外,无法继续供应的还有美光、三星和海力士,几乎能叫得出名的,都受到禁令的严格限制。
我们都知道,人总是不会因为被狗咬,就跑去咬狗一口。
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虽然目前仍无法突围,但有消息称华为从去年开始,就一直都在为接下来的业务储备弹药。
在禁令颁布之前,华为已经向包括台积电在内的各大供应商,追加了金额庞大的订单。
所以大家关心的 Mate 40 系列,如无意外仍然会在今年上市。
(网传华为 Mate 40 Pro 渲染图)
但是,机哥要说但是喽。
能够上市,并不意味着可以像之前一样敞开来卖。
按照外界的说法,华为这次包机从台积电运回 1.2 亿颗麒麟芯片,将用在未来的华为手机上。
而其中,5nm 工艺的麒麟 9000 芯片只有 1000 万颗。
所以,是台积电刻意使绊子只给这么少吗?
并不是。
事实上,根据行业数据显示,台积电的 5nm 产能已经为华为提到将近 6 万片/每月。
如果按照此前曝光的 85 平方毫米的面积来算,刨开不足 80% 的良品率,最后每片圆晶只能切割 400 多个芯片。
这里面华为的订单还只占一部分,所以 1000 万颗已经非常了不起的数字。
华为真是太难了,机哥相信这已经是能争取到的最优结果。
这也就意味着,华为 Mate 40 系列的出货量,很可能最多只有 1000 万部。
作为对比,去年的 Mate 30 还在冲击年度 2000 万部出货量,今年直接 Mate 对半砍,听起来就非常伤士气。
还没完呢。
如果华为明年还有推出 Mate X2 的计划,那可能就得省点麒麟 9000。
那么算下来,今年的 Mate 40 的出货量还要再打个折。
其实除了台积电之外,华为还被爆出在禁令生效前,向联发科购买一批数量巨大的芯片。
有传闻称,联发科提供的芯片数量是 1 亿颗。
听起来很多,但实际上不然。
加上包机从台积电运回来的 1.2 亿颗,其实也就差不多是华为去年的出货量。
那么,这批芯片用完之后咋整?
目前看来情况还不明朗。
不过按照华为供应链的猜测,目前并没有可用的替代方案,最坏的打算就是放弃高端手机制造。
你没听错,就是被迫放弃。
这的确是一个大家都不想要看到的结局,可领先的芯片正是高端手机的核心配备,这一方面华为已经失去优势。
即便华为能设计出更加高端的芯片,未来也很难再找到掌握 5nm (未来或许是 3nm)工艺制程的代工厂进行生产。
机哥知道这时候大家要说什么。。
找不到代工厂,我们自己搞。
有这种热情,的确是好事。
按照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的说法,依靠国内现有技术,能制作 14nm 和 28nm 制程的芯片。
但要想用到高端手机里头,可能还需要再加把劲。
(来源:IT 之家)
举个例子,此前采用 14nm 工艺的旗舰芯片,还是 2016 年的骁龙 820。
搭载这款芯片的机型,包括小米 5、三星 Galaxy S7,现在拿出来都只能算勉强够用。
更别提和 7nm、5nm 甚至未来 3nm 制程的芯片抢用户了。
(各个半导体企业工艺迭代情况)
不过机哥必须说,智能手机也只是华为的一部分业务。
从目前华为布局全场景的战略来看,这些 14nm 和 28nm 制程的芯片还是有它发挥作用的地方。
例如车载平台、智慧屏等。
目前华为售价最高的智慧屏 X65,采用的就是 28nm 工艺制程的鸿鹄 898 芯片。
这一点上,国内的技术至少确保,华为的其他业务不会被掐住喉咙。
话说回来,如果未来华为再也造不出手机,着急的也不止华为一个。
希望华为能够继续深耕智能手机市场的,依旧大有人在。
包括华为产业链的各个供应商。
由于华为赶在禁令生效之前大量囤货,导致 8 月份许多供应商的业绩迅速上涨。
联发科的月度销售额同比增长 42%,联咏(显示器集成电路驱动器芯片供应商)的月收入猛增 30%。
但大家都清楚,这只是短时间内加快产能为华为供货,所带来的昙花一现。
未来,这部分增长很可能就将归零。
还有,以三星和海力士为例,华为分别占了他们去年销售额的 3.2% 和 11.4%。
断供付出的代价,就是整个企业的营收下降,
所以这几天大家也能看到,包括这两家在内的华为供应商,都陆续开始着手申请对华为供货的许可。
但是申请归申请,通不通过又是另外一回事。
至少在机哥看来,如果无法拿出直观数据,向懂王证明继续供应能大捞一笔,那么这个可能性或许微乎其微。
而且当前这个阶段,还对美国存在幻想,那才是真正的不切实际。
没错,看到这里相信很多机友也能感受到,现在摆在华为面前的路异常坎坷。
不过正是因为这一次华为的困局,也成功让大家对发展国产芯片制造技术的必要性,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虽然这条路台积电和三星,都花了近 20 年的时间,但中国芯的发展势在必行。
这条路再难,华为也会走下去。
在外界看来,华为或许已经走到了至暗时刻。
但就像余承东说的,没有人能熄灭满天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