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我们普通消费者对芯片的认知也越来越强,自研的重要性也开始随之凸显。而随着华为因为规则限制导致海思麒麟无法生产之后,半导体行业也随之迎来了一次变革,因为台积电以及芯片供应链上下游无法给华为持续供货,无形当中导致半导体行业当中的大部分企业都受到了牵连,触发了连锁反应。
而在华为事件发生之后不久,半导体行业又一次发生了大事件,而这次大事件所带来的影响要远远比华为事件影响大得多,甚至还有可能会再次影响到华为。
孙正义做出决定之后,英伟达风波再起
2016年,孙正义的软银宣布,以3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著名的芯片架构公司ARM。在这次收购之后的四年时间里,孙正义靠着ARM公司其实也没少赚。本以为ARM能够持续为孙正义赚钱的时候却突然传来消息,软银"缺钱",要卖掉ARM,这一消息让整个半导体行业为之一振。
而在那之后很多人就开始纷纷猜测谁有可能接手,苹果、三星、华为甚至台积电等企业都猜了个遍。随后有消息表示,美国的芯片公司英伟达将收购ARM,不过这个消息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英伟达的"老黄"就出面表示自己并没有这个想法。而近日,收购风波再起,这个消息却又出现了反转。
剧情反转,英伟达正式宣布
本周一英伟达正式宣布,将会以4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RM公司。这一消息的出现无疑是轰动了整个半导体行业,因为随着ARM收购事件的敲定,也就代表着ARM的属性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企业的合作。因为不管是ARM公司还是美国的英伟达公司,都是半导体行业当中首屈一指的存在。
ARM作为一家英国公司,在软银收购之后一直都是靠着技术授权来实现营收,而事实也证明了ARM的实力。苹果、华为、高通等企业每年都在积极合作,购买ARM 的新架构,甚至三星也放弃了自研的架构方案投入ARM 的怀抱。ARM与多家企业合作、公平对待也表示了ARM的实力和中立性,产品可以开放给各家企业使用。
而随着英伟达收购ARM一事正式被确认之后,ARM的这种"中立性"也就被极大幅度的削弱,虽然英伟达极力表示将会保持ARM的中立性,但现在英伟达的说辞显然有些苍白无力,毕竟作为一家美国企业,英伟达能否让ARM保持中立并不是英伟达自己说了算的。
华为迎来坏消息,美国手中又多一张"王牌"
因为在如今这个"实体清单"的情况之下,ARM被美国企业英伟达收购就代表着美国的手中,又多了一张"芯片王牌",这对于我国的芯片企业以及华为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坏消息,这个道理想必很多人都会十分了解。与此同时,ARM作为一家芯片设计公司,苹果、华为等多家半导体巨头都是其合作伙伴,市场占有率也高达90%,所以此时英伟达将ARM收入囊中,也将会触发其他的蝴蝶效应。
虽然英伟达收购ARM对自身的硬件生态十分有利,但是却也随之会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上面也说到了,现在ARM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0%左右,如果ARM成为了英伟达旗下的一部分,那么对英伟达的竞争对手肯定十分不利,这就会促使这些竞争对手寻找ARM的替代品,继而导致ARM的营收和市场开始下降。
现在不管怎么说,英伟达计划收购ARM的情况都已经变成了事实,整个半导体行业也会因为这件事情出现一定的变化,行业也会随之"变天"。当然,英伟达如果想要真正完成收购,还需要通过各大国家的监管部门同意和批准,但是根据英伟达CEO表示,自己非常有信心。
你认为英伟达和ARM真的可能"生米煮成熟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