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科技股,向来都是几十倍上百倍的PE估值,即便是回调了一波,创业板的估值水平仍然远超纳斯达克,到底是为什么呢?
今天A股玩了一波过山车,上午在大消费的打压之下,让人感觉又要崩了,结果下午在沪电股份等一票科技股的带动下,走出了一波全面逆袭,收出了十字星形态。
机构重仓抱团的白马股继续踩踏,不仅酱茅海天味业和药茅长春高新已经崩了,猪茅牧原股份和醋茅恒顺醋业等也都有20%以上的跌幅。大消费行情每次撑到最后的,往往都是白酒板块,尤其是A股股王贵州茅台。但今天连贵州茅台都跌了3%,连大消费的总龙头都扛不住,看来大消费确实进入了大低谷。
其实茅台不该这么早投降的,但最近的一个新闻,让投资者们提前抛弃了它。作为现金流最好的A股,这次居然在上市以来的几十年里首次发债,用途在于收购贵州高速部分股权。贵州高速这种西部偏远地区的高速路,人流稀少,修路难度却远大于东部,可以说就是一个赔钱货。这其实就是拿全体股东的钱,向贵州国资委这个大股东输血。
前几年的时候茅台也弄了一个幺蛾子,大股东茅台集团准备单独成立一个茅台渠道公司,负责茅台的销售。茅台的销售根本不愁,反而是打破头,之前的渠道利润其实是茅台和渠道商之间分的。结果大股东茅台集团要把渠道利润拿过去,等于把上市公司的部分利润拿给大股东,当时就遭到了几乎所有机构投资者的反对,股价也走出一波大跌行情。
这次贵州茅台针对贵州国资委的定向扶贫,拿的是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的钱,那么再给贵州茅台这么高的估值显然不合适。于是今天茅台一倒,科技吃饱。科技股终于崛起了!
不过对于科技股,今天有一家小券商也搞出了一个幺蛾子,华菁证券唱空“中芯国际”,给予“卖出”评级,目标价47.5元!券商很少发看空研报,所以这份看空研报一出,确实让人浮想联翩。
其实对于A股科技股,确实估值都普遍过高,远高于美股纳斯达克。例如之前李大霄就在提示大家,纳斯达克平均市净率才6倍不到,平均市盈率50多倍。而创业板的平均市净率9倍,平均市盈率80倍!对于科创板,估值则更高。
但有句话说得好,存在即合理!为什么A股科技股估值这么高呢?这要从资本市场的顶层设计来谈起。
逆全球化的浪潮和中美贸易战开始后,国家意识到在芯片等科技领域自主创新的重要性,科创板和注册制的推进充分体现了决策层对资本市场在科技领域资源配置作用的重视。资金的涌入带来了市场的活跃度和赚钱效应,水涨船高让科技股的市盈率都飞上了天。
难道管理层看不到一个个科技股仅凭概念就进入了市梦率吗?当然不是!经历过2015年杠杆牛和熔断之后,高层当然知道炒作概念对中小投资者的危害,但为什么不出手进行控制呢?
我们必须要从管理者的角度来分析。只有股价上涨才能让增量资金进入市场这是共识,火热的市场对科技股的追捧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监管层其实是愿意见到并接受现阶段科技股的泡沫的,虽然短期内催生了很多公司的泡沫,但是在资本的扶持下各个领域终将出现进化蜕变的王者,成为中国自己的苹果谷歌和微软,成为下一个华为阿里和腾讯。
不光是芯片和互联网企业,对于新能源汽车和民营航天,都是如此。新能源汽车国家支持搞了上百家车企出来,里面只要能跑出一个有望挑战特斯拉的,就完成了国家的战略目标。而民营航天也是允许了四五家企业展开竞争,只要有一个能媲美SpaceX也就够了。
这其实就是国家在做风投,风投的特点就是广撒网,里面只要有百分之一的企业成功了,回报也就来了。所以科技股的高估值将会存在于A股中很长时间,这不是管理层忽视了,而恰恰是管理层有意为之。
那么问题来了,国家意志能保证科技股永远上涨吗?显然不可能,科技股不会一直维持飞上天的估值。因为这会给科技企业带来一个超级弊端。如果过早给一个公司估值特别高的话,公司的创始人和高管都已经无心去继续搞研发或者发展企业,会纷纷减持套现开始灯红酒绿的生活,失去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斗志。
高科技行业的特征就是没人知道这个公司有可能变多大,连创始人自己都不知道,如果马化腾的腾讯,刘强东的京东在十年前就有几千亿上万亿的市值,估计他们早就把股份给卖光了。
那么管理层如何控制科技股保持合理的泡沫,来推动科技产业的进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科技股的供给,给炒作资金分流,就不至于让场内个股涨得太离谱。另外科技股越多,那么在科技领域产生龙头企业的概率就会增大。
所以大家可以发现,现在A股的新股发行源源不绝,注册制改革正在快速推进。在不断有新的科技股上市的背景下,科技股的估值不会永无止境的上涨,所以炒科技股,尽量不要炒长线,中线吃波段为宜。而且基本面将是一个很重要的安全绳,基本面越好的科技股,最终跑出来成为大牛票的可能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