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前沿技术变得更亲民一些?这是所有新闻工作者在从业时面对的难题,但这个问题在9月15日得到了教科书式的解答。
这一天,一年一度的百度世界大会正式举行。不同于往年通过线下会场举办会议,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平移至线上,交由央视新闻和百度共同主办。
著名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经提出过“媒介即讯息”的论断,由于举办方式和传播媒介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改变,今年百度世界大会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以往,百度世界大会囿于线下办会带来的地理位置限制,让它整体看起来更像是一场面向合作伙伴和媒体的内部分享;但今年,由于通过央视新闻等线上平台向全社会直播,团队在制作内容时开始更加注意C端受众对新兴技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所以,办会模式的变化也意外在内容层面带来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亮点1:让技术“动起来”
如果遵循技术从萌芽到全面普及的过程,你就会发现它往往会经历“实验室-军用-民用及商用”等几个不同的阶段。越是前沿和先进的技术,越是离消费者的生活更远,而人们对它的感知也更为冰冷和无感。
如何突破这层横亘在技术和用户间的屏障?央视新闻和百度的做法可以归结为三个字,那就是“动起来”。
这场百度世界大会采用了“主演播室+多路外景”的方式进行。在主演播室中,由直播经验丰富的康辉和百度集团的创始人李彦宏坐镇,外景则由宝晓峰等资深主播出镜,这种搭配确保了技术能够拥有更多元化和广阔的展示空间。
例如在介绍百度的无人驾驶技术时,除了康辉和李彦宏在演播室中贡献出“五年之内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告别拥堵”等热议话题,宝晓峰还与百度专家一起实际感受了在无人驾驶汽车上的乘车体验,并在行进过程中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这种将前沿技术置于实际应用场景中展开讨论的做法,让观众在享受沉浸式体验的同时,也能对相关技术细节拥有更为直观的认识。
除此之外,主演播室中还专门搭建起了“5G云端代驾”的操作台。代驾员在5G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对千里之外另一辆汽车的实际操纵。当“动起来”的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发挥效用,这样的画面也就降低了受众理解信息的门槛,从而很好地达成传播目的。
亮点2:让媒体“融起来”
融媒体是近年来媒体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热词和关键词。虽然概念看似简单,但怎么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起来”却是制约最终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作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典型代表,央视新闻和百度的此番强强联合从最初就为融合传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央视新闻不仅拥有强大的主播团队,同时也具有极强的内容制作能力,而百度手中则掌握着包括大数据等在内的丰富资源。因此,双方的此次联姻更像是一场相互借力、高度互补的合作。
在直播开始之前,百度就以康辉为主角拍摄了大量有趣的短视频——例如来接康辉下班的是一条宠物小狗“驾驶”的汽车等神奇桥段。这些有着意外反转剧情的短视频再叠加上康辉本人的高流量,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不错的裂变传播效果。
在直播进行过程中,央视新闻和百度的协作也贡献出了大量的精彩瞬间。例如在展示哪些城市将会成为今年国庆假期的热门目的地时,百度搜索大数据的洞察结果就派上了用场;另外,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还展示了“小康”同学,这是基于1994年的康辉打造出的虚拟形象,而康辉也在主演播室中完成了“2020年的我采访1994年的我”这一任务。
在各具特色的媒体相互碰撞后,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迅即产生。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为传统媒体呈现了更多元化的内容和形式,而传统媒体则为新媒体保障了内容呈现的稳定优质,定力与活力的交相辉映让融媒体的优势得以被每一个观众见证。
亮点3:让叙事“有温度”
某种程度上,传播的本质即是叙事。如何让观众接受某个产品或者某种观念?最好的办法或许就是讲一个有温度、能共情的真实故事。
虽然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是一场与互联网产品和技术相关的、看似冷冰冰的活动,但其中出现的故事却成为整场活动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闪光点。
在讲述百度的人脸识别技术时,观众就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名叫刘洪江的用户在20年前意外走失;而在20年后,通过采集人脸的100多个面部特征,百度的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成功将刘洪江小时候的照片和长大后的照片匹配在了一起。这一AI寻人的功能最终帮助刘洪江回到了亲人的身边。不只是他,另一位名叫朱少罕的被拐者也在今年6月通过这一技术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如果单纯地向观众灌输面部识别或AI寻人技术,或许除了获得观众瞬时的赞叹之外并不会给他们留下太多较深的记忆;但在温情故事的背后,人们的共情心理让自己与主人公的命运深度绑定在一起,而这足以让人们对技术的进展拥有更多的好感乃至敬佩。
总的来说,央视新闻与百度共同制作的这场直播活动获得了超预期的效果。正如这场直播的主题“AI影响生活”所言,通过让技术“动起来”、让媒体“融起来”、让叙事“有温度”,百度全面展示了人工智能对个体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在与央视新闻的协同发力中完成了信息向观众顺畅、精准和高效地传递。(沈浩: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所长,大数据挖掘与社会计算实验室主任,中国市场研究协会(CMRA)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