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便有“揭榜”一词。有能力者揭下张贴在墙上的求助或者招人的榜,表示应征。揭榜不问出身,只要能做好事情,便可“能者居上”。
9月1日,国家电网公司2020年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了要在基础前瞻项目中试行推广“揭榜挂帅制”。揭榜,就是要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挂帅,就是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有兴趣、有能力、有知识的人才,让他们成为一个个项目的“领头羊”。
英雄不问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谁最能干谁挑梁。国家电网公司这么做的底气来自哪里?
毫无疑问,底气来自深厚的科技创新沃土。“科技创新”在中国电力领域一直没有停止过。
上个世纪80年代,500千伏葛南直流输电工程开建,因为中国电力技术落后,连钉子、螺帽、草皮、水龙头都要全套进口。
落后了,就要奋起直追。我国电力技术人员从运维中总结经验、埋头钻研技术,遇到一个难题,就解决一个难题,很多技术实现“从0到1”的质变。靠着敢拼的劲头、好学的品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代代中国电力人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加速跨越。
如今,国家电网已经在特高压、大电网运行控制、柔性直流输电、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等领域取得众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世界电网技术发展的重大成果,用不到20年的时间,实现了由跟跑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的基因,深深根植于国家电网人的骨子里。8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超过9万项专利加身,公司专利申请量和累计拥有量连续9年排名央企第一,2019年发明专利累计拥有量首次跃居央企首位。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支撑和促进了电网和公司高质量发展。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能量集聚,国家电网公司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在这个危机并存的新发展阶段,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就赢得了主动权。
为了在更高起点开创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崭新局面,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制定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意见和科技强企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框架,并围绕审核科研机制改革、加快人才高质量发展等出台一系列货真价实、含金量高的实招、硬招,形成面向未来的“新跨越行动计划”。
“新跨越行动计划”的核心是“人”。人才是推进科技创新的主体。主体不活,创新便成了“无源之水”。
让能者站出来
能者,既可以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专家”、技能精湛的“大工匠”,也可以是一大批“扛大旗”“挑大梁”的青年科研人员。
一个科研项目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决定性因素之一就是能者。
因此,唯才是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能作为、敢干事、会成事的人冒出来,探索电力技术“无人区”,孕育更多“从0到1”的无限可能,是国家电网科技创新的关键之一,也是科技工作者期待、热切盼望的。
在本次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首批项目榜单应声落地,5位揭榜人勇挑重担,向5个基础性、前瞻性科研项目发起冲锋。
他们表示,一定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奋进到竭尽全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努力完成科研攻关任务,为国家电网科技创新作出新贡献。这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引起热烈反响。
▲中国电科院副院长、电力系统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华东
事实上,用好“能者上、优者奖”激励棒,能提升整体创新活力。中国电科院副院长、电力系统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华东,是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电网仿真建模与稳定性研究”方向的牵头负责人。
作为5位揭榜挂帅人之一,他也提到下一步科技创新计划:“我们将依托中国电科院数十年仿真分析的积累和自主研发的仿真软件装置成果,着手解决‘卡脖子’瓶颈技术问题,探索‘从0到1’的基础研究与技术问题,全面支撑我国‘双高’电力系统发展和安全稳定运行,支撑国家能源转型战略的全面贯彻落实。”
▲南瑞集团科研人员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保护实验室调试仿真系统
同时,“揭榜挂帅”需要更完善的机制保障。为了让挂了“帅”的揭榜者能心无旁骛地潜心研究、无后顾之忧地放手去干,国家电网还下决心改革科研管理模式,发挥公司科技咨询委员会作用的基础上,成立由院士和专家为主的公司技术委员会,并持续深化科研管理工作“放管服”改革,下放权力,选贤任能。
这种管理模式既能够以“勇士断腕的决心”破除科研管理中的条条框框,又能够理顺关系、强化协同、提高效能,催生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创新的新动力、激发新活力。
让能者有所得
不仅让能者站出来,还要让能者有所得。
本次会议提出,要下决心强化创新激励力度,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发挥好物质激励的基础性作用。
国家电网公司出台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在科研单位探索试点项目收益分红、股权、虚拟分红权、项目跟投等多种激励方式,赋予他们一定比例的成果收益权,遵循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避免了“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
可以想象,坚持激励力度与创新工作质量和数量紧密挂钩的激励制度,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创新动力得到发挥、创新活动得到鼓励、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让成果能落地
毋庸讳言,科技创新成果难落地,已经成为制约科技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科研人员手拿研究成果却走不出实验室,企业手拿需求却找不到科研资源,导致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极低。
电网科技创新及其成功决不能仅仅落在经费上、填在表格里、发表在杂志上,不能只开花不结果,要把论文书写在电网创新发展的变革中,把成果体现在国家电网公司转型升级的实践上。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当然,想要成果落地,仅靠个人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依托国家电网公司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务实措施,确保科技创新成果用得上、用出成效。
本次会议,国家电网公司明确释放信号,下决心畅通成果应用通道——怎么有利于激发活力、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多出成果多出效益,就怎么办。
受益更多的,还是基层一线创新人员。他们是创新沃土上的闪耀明星。秉承“人人皆可创新”的理念,国家电网公司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加大对群众性创新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一大批像张黎明、许启金、黄金娟等基层职工创新代表的接地气、易推广的技术成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已经为强化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力举措,今后还将继续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可以确信,传承创新基因,国家电网人一定能在科技创新上实现更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