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微
近两年来消费升级这一词汇越来越流行,升级类的商品也越来越“抢眼”。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市场商品的供给与服务也发生了变化。打动消费者的第一要素不再是价格,除了追求物美价廉之外,人们也愿意购买品质更高的商品。所以可以说中国的消费能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女性。
编辑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13.95亿人口。中国虽然不是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但是在储蓄这方面却排名前列,储蓄率要比世界各国都高。此外,中国不仅人口众多,而且消费能力也非常高。据悉,中国市场是每年黄金买卖最多的国家,也是爱马仕、LV等奢侈品消费量最多的国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近9%,达到38.10万亿元。
虽然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不到一年,中国就把中美消费规模差距从2017年的3400亿美元缩小到2800亿美元。如果以人口数量来衡量消费市场的规模,那么中国的总人口将位居世界第一,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可以看出,中国的消费力还是很强的,不仅从大数据上看,在过去的“双11”活动中,中国人在一天之内为天猫创造了2684亿元的交易额。花钱买东西,我们的国家真的很强大!
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有14亿人口,而美国有3亿多人口,但中国的消费水平仍然低于美国。首先,我们看一下美国人的消费习惯!美国人喜欢花未来的钱,甚至是别人的钱大家都知道,美国人的工资很高,但是他们却不喜欢存钱,工资基本上都用在了消费上。显然美国人的消费方式给美国铸就了一个“美国梦”。但是这“美国梦”背后却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
对于美国人的消费方式,其实马云曾经也做出过评价。他说美国人喜欢花以后的钱,喜欢花别人的钱。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美国人就会慌了。即使中国市场的消费力较高,但总体而言,中国仍是第二大消费市场。至于消费市场的问题,中国这么大的人口,真正有消费能力的人并不多。而这14亿人并不是全部都属于真正的“中国市场”。
央行此前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全国14亿人口,其中有5.6亿人是没有存款的,甚至还有一部人身上背负着贷款,这个大多以年轻人为主。那按照这种情况,是否证明我们的消费能力高。然而事实并非这样,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不高,甚至可以说偏低。
那么14亿人中有多少人是真正有“消费能力”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事实上,两位中国企业家都做出了回应。一个是中国著名的实业企业家曹德旺,另一个是互联网巨头马云。我们所说的“中国市场”实际上是指有消费能力的人。所以,中国有13.95亿人口,但中国市场绝对不是13.95亿。
马云认为,中国有14亿的市场。因为马云从事的是互联网业务,所以只要你使用淘宝、支付宝等阿里巴巴的软件,那么你就是在为马云贡献流量,为他赚钱。这就是马云认为中国市场巨大的原因。但是在曹德旺看来,中国绝对没有14亿消费者。14亿人口中,有消费能力的不到2亿,没有消费能力的超过11亿。他们只是人口而已。
当然,这里提到的“消费”并不是维持人类基本生存所必需的开支,比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实际消费是指在解决温饱需求成本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或满足较高的精神需求。很多人可能会对这句话感到不解,但曹德旺从事的是汽车玻璃的生产,这与淘宝网不同。曹德旺的受众有一定的局限性。大数据告诉我们,中国还有很多人买不起车,或者背着车贷。所以,这似乎与曹德旺的观点不谋而合。
对于这两位企业家的观点,谁错谁对,无从得知。对于这两个人来说,他们针对的是不同的消费群体,因此他们的消费群体甚至更为不同。但是以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来说,曹德旺的说法更可信一些。现在国内的居民杠杆率居高不下,据了解人均负债额已经达到了13.34万元。
IMF统计称2018年中国的居民储蓄率已经下降到36.8%,中国虽然还是一个储蓄大国,但储蓄率在逐年下降。这些数据表明老百姓的负债变多了,手里存的钱变少了,手里没钱,自然就没有办法去消费。同时受到高房价的影响,很多人不是在努力攒首付就是在还房贷,所以中国的房贷还是非常值得大家关注的。
本文由大话企业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