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资金有困难的时候,这时候大多数人就会想到去找身边的朋友来周转一下。但是现在找朋友借钱,已经不再那么容易,很多人也是刚买的车,或者刚买的房,手头上也并不会富裕,因此很多人就萌生了借网贷的想法。
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由于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少人的收入也出现了“断层”,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不少人也只能通过借钱来过日子,当然,这也使得相当大一部分人接触到了网贷,更加令借贷人想不到的就是当初借五六千,在几个月之后要还上万,这对于本来资金就困难的人来说,就是致命打击。
随着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网贷平台的清理工作,也在大面积的开展,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为止,网贷P2P平台,已经由当初的6000多家,减少到现在的15家,随着网贷平台大面积的清退出局,其实也不难发现,整个市场正在向着更加合规的方向发展。
为了强化借贷人的防范意识,银保监会在今年7月还发布实施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暂行办法》,并对个人消费贷款授信额度给出了最高20万元的限制,就是想从根源保护大家消费不再超标,而在之后P2P网贷,也将去掉理财收益这一项,在改革后,网贷平台也只剩下了借贷功能,这同样也是在保护,那些被高收益吸引,投入大量资金血本无归的出借人。
那么,随着网贷平台的管理风险加强,什么样的欠款可以不用还呢?
1.规定年利率不得超过LPR4倍
网贷平台为了追求高额的回报,往往会将利息拉得很高,在最新的规定中,民间借贷的年利息上限已经做出了调整,但同样的适用于网贷P2P平台,目前已由之前的“三个分区”,减少到二个分区,并且这个划分是根据LPR实时利率做出的调整。即上限不能超出LPR的4倍,目前一年期的LPR利率为3.85%,既上限设置为15.4%。
简单来说,就是新的年利率设置上限之后,如果你的借贷利率超过目前的15.4%,那么多出的这部分钱就可以不用还,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15.4%之内的利息才能利滚利,超出部分并不行,并且借贷前期产生的所有收费,都包含进这个年利率之中,包括服务费,信息费等。
虽然,现在民间借贷已经做出更新,但是持有正规的金融牌照机构,如招联等一些消费金融平台,还是会按照之前的“两线三区”进行划分,即年利率不得超过24%,在24%到36%这个区间可进行协商,而超过36%属于“高利贷”行为可不还,因为新利率还有一定缓冲期,在未来或许也会逐步统一。
2.未在规定本金中收取利息
这种情况在网络借贷中也是屡见不鲜,本来借的是5万,结果在合同中写上10万,但是借款人在实际还款过程中,还是按照10万原来支付利息,并且多出来的这5万还被纳入了归还本金中,这变向之间就拉高了借贷成本。而在后期还款上,借贷人也会因为归还本金变多,而无力偿还欠款的情况,同时之后还要面对“催收”苦不堪言,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超出借贷本金和利息范围之内的欠款可以不还。
3.贷款合同内容不明确
在借贷过程中,合同就是唯一保障,如果出现内容不详,如利息、本金、周期、还款金额,没有明确标注的合同,那么这些借贷合同,本身就无效,作为借贷人也有权利不归还这类合同内容不明确的欠款。
在金融体系不断的完善过程中,之后借贷也会更加规范合理化,借贷人也不会因为“莫名”欠下巨额贷款还不上钱,而频繁被“催收”,之后只要是违规的借贷都会受到“严惩”,借贷人也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对违规借贷行为坚决说不,不然就是在白白送钱了。
本文由新业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