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8月,新浪推出微博,在这10余年的时间内,积累5亿活跃用户,催生出一大批亿万身家的“网红”。
但微博,早已不是以往的微博,现如今正有越来越多的人或放弃、或减少自己在微博上所消耗的时间,归根结底在于微博有些“影响心情”。
微博自然不愿意束手就缚,因此不得不壮士断腕,推出同属自家的竞争产品“绿洲”。
一、“如日中天”的微博
在新浪微博推出之前,网络中存在许多类似的软件,比如饭否、滔滔等,但均因为经营惨淡而停止运营。
新浪,这家曾经的互联网霸主企业,趁虚而入,跟随世界潮流推出新浪微博,以明星作为流量驱动,快速积累了一群用户。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在同一软件内可以看到自己所喜欢明星的动态,这毫无满足满足了窥探欲,也在无形中拉近了与明星间的距离。
如果只是明星驱动,那么也并无法使微博获得毫无疑问的领域霸主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微博的一群“KOL”,通过段子、热点时事的方式,使用户有了巨量的内容库可以浏览。
那时候的许多人,甚至可以连续几天不断地刷微博,而不会感觉到枯燥。
二、遭到“遗弃”的微博
微博是一个公域流量池,普通用户可以在这里进行社交、网红可以在这里进行引流,凭此微博掌握了专属于自己的流量入口。
本来这事一件多方获利的好事,但随着更多的人看到其中的商机,则对原先的微博的社交属性起到最为根本的冲突。
现如今微博中,占据大部分流量的内容,是“无脑”的粉丝对偶像的一味追捧,热榜中充满了明星的琐碎日常。
微博巨大的信息量中,还充斥着各种广告、热点与社会事件,还有许多资本有意操纵的舆论,这毫无以为使微博变得不再那么单纯。
如果我们是一名追星族,那么微博是我们不能离开的主战场,但如果我们不是,那么微博则是我们必须离开的混乱之地。
所幸,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卸载微博。
三、壮士断腕的内部竞品
微博的表面数据似乎在提升,但官方则已经看到自身的危机,因此不得不剑走偏锋,推出自己的图片社交app“绿洲”。
绿洲是一种回归私域社交的app,其需要双方共为好友,才能查看对方所发布的全部内容,而内容则是以图片作为承载。
绿洲推出,还是看准了用户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一些文艺、自豪、展架自己生活的内容,存在着社交风险的问题。毕竟现如今朋友圈并不只有朋友,因此不熟的人所发布的某些内容,会引起许多人的反感。
于是绿洲直接以此作为基点,鼓励用户发布文艺、自豪、展示自己生活的内容,从而既可以在微信那里分一杯羹,也可以拖住自己的一部分流失用户。
但绿洲这种“图片社交”的方式,对许多人来说,似乎并没有需求。
四、平庸
现如今绿洲的发展并没有达到想象的程度,而越来越高的微博“退圈”呼声却并未休止。
绿洲现如今仍是采用明星引流、腰部KOL填充内容库,但这种曾经在微博可以出现奇迹的运营方式,还能起到作用吗?
对于一家成熟的企业来说,其中、高层领导通常会采取较为保守的决策方式,但此时的保守,不正是一个“平庸”产品所需要的要素吗?
绿洲,可能永远无法成为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