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各种各样的消费金融工具也是层出不穷,这也使得一部分人喜欢上了使用花呗、信用卡,在超前消费中,很多人成为了“卡奴”,实则这些人收入也并不高,在发完工资后,大部分都用来还了消费所产生的巨额欠款。
在“年轻人消费”报告中,蚂蚁花呗用户已经达到了1.7亿人,90后年轻人开通人数达到了4500万,超过40%的用户都将花呗设置成了第一支付方式。因为过度的超前消费,很多人无形之间就扩大了债务规模。
而信用卡呢?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来看,目前我国的信用卡总的授信额度,达到了17.9万亿,而发卡量则是7.49亿张,这也就意味着平均一张信用卡额度就达到了2.3万,平均100个人当中就有50个人拥有信用卡。
要知道我国房贷总额也才23万亿,信用卡的总授信额度也几乎快要达到这一水平,而现在去银行办一张信用卡也变得容易了许多,但随着信用卡的数量激增,因此也出现了一些违规操作现象,这样就给银行带来了坏账,截至到现在信用卡半年未偿还金额达到了918.75亿元。
“卡奴”好日子要到头了?6家银行开始行动,3类行为将遭“打击”
不得不说,这些坏账也引起了监管部门高度关注,在信用卡坏账不断飙升的情况下,银保监会和央行在今年6月发布了《支付终端管理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就对移动支付终端一机多户、多码等现象进一步提出了规范要求。
在相关的规定中,收单机构发布支付终端需要具备定位功能,并且必须采用密码识别技术防止盗刷,另外,此类终端产品应该实行单一商户码,在办理时要一并上交清算机构,简单来说,线下收单机构“躺赚”时代宣告结束,并且也会严厉打击违规“套现”行为。
为了降低这种情况的出现,银行也相应发布新规,整顿信用卡市场,就在前不久包括平安银行、光大银行等6家银行相继“表态”,信用卡的资金,不得用于消费之外的多项操作,主要是以下三点。
1.生产经营
今年,因为实体行业面临了一次巨大的挑战,不少的个体经营者,都是在苦苦支撑,但是经营者,不应该通过信用卡来解决短期资金周转问题,如果经营遇到困难,可以通过银行的正规信贷来缓解短期困境,不然很容易导致负债过多,产生资金链断裂,甚至导致逾期,成为失信人员。银行禁止信用卡资金用于生产经营。
2.信用卡资金不能投入股市、房地产以及其他固定资产
当然,不少人会“剑走偏锋”企图通过投资股票、房产,来获取收益,但是股市存在一定风险,采用信用卡资金进行投资,如果出现亏损,那么在短期内,肯定会造成还款困难,而且大量信贷资金进入金融市场,容易影响市场秩序,银行禁止信用卡资金用于投资。
3.非法套现获取积分权益
部分银行已经禁止刷卡套取积分行为,并且已取消部分商户刷卡享受积分的活动。这原本是信用卡附带的权益之一,但是银行业发现了大量用户,通过“虚假”交易来刷大量积分,如果有这一行为最好停止,不然面对就是降额、封卡。银行禁止非法套现获取积分权益。
随着信用卡不断增加,持卡人也应该清晰的认知到,信用卡的正确使用方式,如果走上“套现”、“以卡养卡”,那么离逾期也就不远了。此外也应该学会理性消费,不然就会为长期债务而买单。
本文由新业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