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堂 | 原创图文,严禁抄袭,侵权必究。
“数学家华罗庚如果活在今天,他可能是考不上大学的!”
这是今年早些时候,华为CEO任正非就华为遭受美国打压,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针对当前国内教育和创新能力所说的一句话。
任正非为什么这么说呢?
01解决华为问题,关键靠优秀人才
不能买美国芯片、自研芯片不能由美国技术和设备制造、不能通过第三方购买含美国技术的芯片,华为在美国的三轮制裁大棒下,确实遭遇了短期内的芯片断供困难,可预见的情况下,华为的高端手机业务将会大受影响。
虽然华为有自己的自研海思芯片,但因为自己不具备芯片制造的能力,所以无法生产;虽然华为通过自建鸿蒙移动应用生态,实现由硬向软的战略转移,但却仍不能解决短期内的无芯可用问题。
外界对华为手机的未来,颇多担心。
在面对众多关切下,华为高管也陆续给出了回应。
近日,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回应外界关切时表示:解决华为问题的关键是“优秀人才”,把沙子变成芯片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优秀人才,华为在将来会继续保持业务的平稳和吸纳优秀人才。
而任正非本人早在2019年就说过,要解决芯片问题,仅靠砸钱不行,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任正非举过一个例子,二战时的德国和日本,作为战败国,其工业基础基本被全部被摧毁了。但没过多少年德国就振兴了,所有房子都修复得跟过去一样,日本的经济也快速恢复了。当时有一个著名的口号“什么都没有了,只要人还在,就可以重整雄风”。正是因为德国和日本的人才和教育,这些基础没有失去,才能快速恢复。
所有一切失去了,不能失去的是“人”,人的素质、人的技能、人的信心很重要。
其实今天的华为,在美国全面打压下,面临芯片买不到也造不了,而国内的芯片制造能力又无法达到,华为在强芯片业务板块上,几乎濒临绝境。
但任正非相信,只要有人在,只要有人才,华为的困难就能解决。
土耳其Arikan教授
02芯片砸钱不行,要靠科学家
华为遭遇的芯片困局在于,中国半导体制造受制于核心设备和关键原材料上的国外垄断,国内没有能力研发和制造出芯片所需要的高精尖端设备和原材料。
而这些精密仪器和材料,一旦被断供,别无他法,就只能靠科学家投入大量研究突破。
这就是造芯的困难,要实现基础理论和基础研究的突破,这些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从哪里来?
国内在基础教育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较为薄弱,和美国相比差距还很大。任正非认为,这与近年来经济上的泡沫化有很大关系,P2P、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山寨商品……等等泡沫,使得学术思想也泡沫化了。
华为在一些领域想要的高精尖人才或科研院所的合作支撑,在国内却有些困难。
任正非不得不创造性的采用跨国创新战略,“在很多国家中建立创新基地。哪个地方有能力,就到哪个地方去,我们就在当地去建一个研究所”。
据任正非介绍,华为目前在全世界有26个研发中心,拥有在职的数学家700多人、物理学家800多人、化学家120多人。
华为领先的5G标准,就源于十多年前土耳其Arikan教授的一篇数学论文。华为用十年时间,投入了数千名研发人员,以这个论文为中心,一步步研究解体形成各种专利。华为把土耳其教授的数学论文变成技术和标准,今天华为的5G基本专利数量占世界27%左右,排第一位。
“一个基础理论形成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如果大家都不认真去做理论,都去喊口号,几十年以后我们也不会强大。”
任正非认为,我们在基础科技、基础理论创新上,还需要真抓实干。
华罗庚
03任正非的担忧:今天的华罗庚会考不上大学
解决华为的问题要靠优秀人才,任正非在7月底和9月,分别带领华为部分高管团队,陆续走访了国内几所高等院校。
任正非在高校座谈时说,“未来我们拼什么,就是拼教育、拼人才。”
9月17日,任正非在北大和专家座谈时再次提到,“只有长期重视基础教研究,才有工业的强大,只有长期重视基础教育,才有产业振兴的人才土壤。”
但中国目前的基础教育现状,却让任正非深深忧虑。
“现在衡量一个学生好不好,还是看考试成绩,中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如果活在今天,他可能是考不上大学的。”任正非说道。
任正非认为,国内的基础教育对孩子的创新精神鼓励和表扬不够。
“幼儿园里调皮的小孩总是挨批评的,妈妈总是在努力把他们教育成乖孩子,而且太多的考试把他们的天真给埋没了。孩子是最富有想象力的,而且孩子的想象力没有边界,如果沿着窄窄的一条路往上走,越走边界越清晰,创新的动力越被抑制了。”
任正非希望,中国教育未来要像美国一样,更加多元化,更多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让他们在不同的方向上获得突破。
而针对目前基础教育上的不足,任正非在面对采访时也提到,“最主要是让小孩的天性要发挥出来。我们不知道小孩的天性到底在哪方面最佳发展,因此小孩要早一些知道自己的天性,早一些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显然,华为当前所遭遇的芯片困局,和国内基础科学研究跟不上有关,而研究能力和水平,又在于人才和教育。
华为之困,其实也是中国科技未来发展之困。
任正非的所思所虑,早已不是一个华为,而是中国科技的未来。
16年前,任正非极具战略眼光建立了海思备胎计划。而现在,任正非连访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和高校,不仅为华为解困布局,更是心忧基础科技和基础教育未来!
这样的任正非,值得所有国人学习。
30多年来,华为靠什么一路征战世界成为全球领先?又是靠什么屡屡绝地反击、转危为安?面对今天美国的强势打压和困难,20万华为人再一次为活下去而战,任正非说,“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
这部新作《任正非传》为您详解任正非30多年企业制胜之道:绝处制胜的华为精神,向死而生的商业哲学。
既有芯片断供的燃眉之急,又有基础教育和基础研究的未来之忧,任正非说,“困难从来都是更大胜利的前奏,挑战更是坚强队伍的磨刀石。
在《眼界决定你的高度》和《华为管理法 》中,任正非用33年创业经历、75年人生智慧,为您讲述华为领袖的超前眼界、非凡气度、宏大格局和任正非的企业管理心得。
目前这套从书正在活动中。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任正非和华为人的故事、华为人的工作方法和哲学、任正非的管理方式、任正非的关键决策和任正非的灰度哲学,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上方商品卡,即可购买。书香常伴,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