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小司的朋友都知道,我在创业之前在国企工作了五年。
在父母眼中:国企=铁饭碗,只要是进到国企一辈子都不用担心,稳定又安全。
现在仍有很多人对此趋之若鹜,觉得只要在国企、事业单位,一辈子都能高枕无忧,虽不能大富大贵,但吃喝不愁。
我觉得大家的思想要变化一下了,稳定不意味着安全,铁饭碗,也可能不再值钱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都知道金融行业一直是高薪的标签,国有六大行也是大家最想进入的国企。
但根据6家国有大行、9家股份行发布的2020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的银行,貌似都过得不大好。
据统计,6家国有大行,9家全国性股份行上半年的净利润均下降了10%左右。
我们知道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央行也是通过各种方式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主动减免服务费用、规范和限制小微企业贷款收费,向实体经济让利,全年将达约1.5万亿元。
在这大背景下,大多数银行上半年的净利润均下降了两位数,随之而来的,银行员工也大部分降薪了。
根据数据显示:
平安银行2019年上半年的薪酬为33.51万元,今年上半年下降了3.5万。
浙商银行今年上半年薪酬为27.82万,去年同期为30.21万,下降了超2万。
国有行方面,邮储银行降了近2万,建行、中行、农行降薪不到1万,工行基本持平。
虽然看起来银行赚的还是很多,但其实银行大多数人还是被平均的。
很多人都是小分母,赚的远比数据显示的低,但降薪的往往也都是小分母们。
据21世纪此前报道,一上市股份银行人士表示,其所在的分行今年变相降薪。但不是直接下调,而是通过与业绩挂钩的方式调整,例如工资原来只有1/3和业绩挂钩,现在2/3和业绩挂钩,由于今年业绩难做,工资变相下降。
你以为只有降薪这么简单?
不,还有裁员等着你!
2019年上半年,仅国有六大行便减员3.4万人,大幅超过去年全年的2.8万人。
其中被称为宇宙最大行的工商银行更是半年就减员超过了1万人。
不论是六大行,还是其他银行,整个2019年上半年的数据说明整个银行业的人员都在流失。
无论是疫情冲击也好,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也好,科技发展也好,时代一直在变化。
谁也没有想到,银行,这个曾经最不缺钱,风光无限的行业会紧衣缩食到今天要靠裁员来节省开支;
“银行人”——曾经我们认为无比牢固的铁饭碗,说没就没了。
这个时代,最可怕的从来不是缓慢接受创新的人。而是那些一边嫉妒别人,一边却仍不愿做出丝毫改变的守旧者!
未来没有什么行业是又安全又稳定的,别等到搬砖、扫马路都不要人了。
你还沉浸在过往的观念和认知中执迷不悟,无法自拔。
铁饭碗早就没有那么香甜可口了,如果你现在已经50多,没几年就退休了,这话就当我没说。
如果你还年轻,只有三十、四十,别太安逸了。
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谁也说不好,要学会与时俱进!多学!多看!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