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连三升级的限制令,让全球的半导体行业都损失惨重,用莫须有的罪名抹黑诋毁华为,而跟华为之前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因技术上受限开始跟华为渐行渐远,自此华为的芯片危机开始显露。其实芯片是所有国产手机的短板,不仅仅只是华为一家的问题,前两日举办的IFA大会中,余承东就表示,华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办法生产芯片,而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只参与了设计,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因为从目前的限制令看,台积电9月中旬将无法替华为代工,而二次到来的禁令导致联发科也可能无法向华为出货。
让人生气的是,即便华为已经行进困难,但是对于华为的举动还未停止。据国内媒体报道,打压仍有可能再次升级,有消息显示,中国芯片顶级制造商中芯国际,有可能被拉入“黑名单”。这也就意味着,不止是台积电和联发科,身为全球第五大芯片巨头的中芯国际,也有可能被盯上,最严重的后果或将重蹈华为覆辙。
现阶段的芯片领域的世界排名中,台积电和三星都能做到芯片从设计到落地生产,这两家企业也是目前的前两名,而中芯国际在芯片领域的势头这几年开始凸显,目前已经跻身成为全球第五大芯片代工巨头,在国内的排名中,仅次于台积电的技术实力,自然也是华为芯片的潜在供应商之一。
在8月底,中芯国际公布最新财报,上半年企业营收超过126亿,增幅超过四分之一,创造历史最佳战绩,而在企业利润方面,中芯国际拿到13亿,涨幅超过5.5倍,达到556%。这些激增的数字背后既是中芯国际的实力展现,而且是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未来希望,毕竟中芯国际目前已经能代工14nm的芯片,7nm的工艺制程也在研发当中,可一旦被拉入“黑名单”,中芯国际可能跟华为成为“难兄难弟”。
从表面上看,台积电和联发科跟中芯国际一样是做芯片代工,但是前两者只是受困于美国的技术限制,无法将使用美国技术生产的芯片供货给华为,或者说只需要在禁令的框架范围内做事情就没问题。可是中芯国际一旦被拉入“黑名单”,与之前一些美企的合作关系就加了一层限制,向中芯国际供货的企业,就需要拿到特殊的申请许可才能开展商业活动。
更重要的是,在华为的身上,我们看到,想要拿到许可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况且之前在华为的立场中,中芯国际也阐明要在合法的情况下寻求供货机会。这就是说,中芯国际的芯片制造过程中,有些技术环节无法避开美国技术。
有些网友认为中芯国际因此可以跟华为大方进行合作,可是在个人来看,这样的看法实在过于乐观。要知道,进入“黑名单”之后,归属于美国的技术能不能使用都还是一个问题,如果不能使用技术制造芯片,自然就不用提继续向华为供应芯片。
虽说这一消息还没有正式公布,但是有这样的苗头就是一个不好的信号,同时留给我们一个艰巨挑战,那就是中国的芯片制程必须要提速。5年计划已经明确发布,这是在告诉企业,核心技术不能再用“拿来主义”,一定要拿到主动权。商场如战场,自己的命运应该自己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