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智慧的人,都懂得运用模型思维背后的第一性原理

小务虚在近20年的人生生涯中,有一个始终不离不弃的信念:“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出自培根,我在年轻的时候突然间开始思索人生的时候就信奉这句话,然后我就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的漂流,如同海贼王里面的路飞,他知道宝藏就在大海里面某个神秘的地方,于是不断的在大海里面探险。

学习了大量的思维模型没用?

只是,在这么多年的探索生涯中,我从来没有真正得到获得知识的真正奥秘,在人生事业不断碰壁后,我在近几年更疯狂的在知识的海洋里面寻找答案,比如把优米的所有教程,混沌大学的所有课程及大大小小的无数其他课程都学习了,同时也阅读了无数的书籍,在学完了这些课程或者书籍后,我也严格的按照这些课程的理念去深度践行。

比如在学习了王利芬,阿里马云及稻盛和夫等人关于企业文化的打造方法后,也尝试在公司里面去践行他们的愿景理念,在执行了几个月后,发现反而把公司搞得更人心惶惶了,后来不了了之。

再比如,几年前,学习了佛陀,老子,极简主义及断舍离这些理念时,我也开始在生活里面践行这些理念,特别是读了《断舍离》,那时妻子推荐的,由于这本书的特点就是具有直接的操作方式,于是我们读了后,按照书中的方式及我们的理解,也进行了“全面”的断舍离,而这里所谓的全面大部分是物质层面的,生活层面也进行了部分的减法,然后生活似乎也没大的变化,也没大的起色。

再比如,关于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及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方面,我也学习了大量的资料,比如混沌大学李善友教授的课程,我是重复的看了又看听了又听,他的整个课程系列,也是相当有水平,相当深入的,特别是他上面的讲师,他所主张的颠覆式创新的理念,就是试图运用第一性原理实现从第一曲线跨越到第二曲线里面。

近几年小务虚曾经有一段时间重点攻克他的这些课程,然后也在人生与事业里面去深度践行这些理念,在整个过程中,我是觉得我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的,我觉得我已经找到了人生的指南针了。

再到后来,在接触了王东岳的课程后,我基本就把时间花在王老师的体系上了,李善友教授的课程更多的是术,而王东岳老师的让我感觉到道,他的课程让我更深刻的感觉到力量与深度,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有2年的时间,我基本沉浸在消化他的理论上,在当时,我觉得他就是我的一切,我觉得他就是这个世界的最权威了。

但是,即使在学完了王老师的体系后,我似乎还是没法找到可以真正落地的,真正可以改变生活,改变人生的力量,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或者是基于过去这么多年的迷茫,它使得我在近2年进行全面的反思:

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学习了这么多理论都没有用?难道真的是因为悟性的问题吗?

为何学习了如何多的理论,都没法最终改变人生?人生到底是被什么力量支配着?我们到底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敌人?我们的敌人在哪里?实际上,在这一路走来,在事件发生的当时,我并不这样觉得,相反,我是觉得我在一直进步的,甚至每次读到一些新的思维模型,我就会非常兴奋,然后兴致勃勃的在生活里面去尝试这些理念,甚至很多时候,我觉得我已经找到答案了,觉得我已经想明白了。

但是一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过去我从来没有搞明白过,但是在当时,我却是100%确定的,而这个模式就是人性里面的第一个难以跨越的门槛。

它就是在第一性原理作用下的人性的弱点。

术层面的思维模型

在市面上,关于人性方面的术的层面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一类是经典类的,文化类的,一类是现代化类的,有大量的统计学基础的:

比如老子,佛陀,王阳明等等,现代类更是不计其数,小务虚基本把那些排名靠前的解读为人处事的书籍全部通读,如稻盛和夫的,断舍离,影响力,疯传,细节,刻意练习,李善友教授推荐的所有书籍及大量的名人传记等等。

大多数以统计学为基础的书籍,会从大量的案例中来归纳验证一个思维模型,包括小务虚现在,想要说明清楚一个思维模型,要让读者能比较容易的理解,那么我就得举出具体的事例来,然而,具体的事例却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缺点:

具体的事例往往对应某些特定的场景,而场景一变,事例可能就会不成立。具体的事例有无穷无尽,我们会永远读不完,比如一个减法简洁的概念,有对生活的断舍离,有对工作的极简主义,有科学的简洁美追求,有乔布斯般的极简产品,有佛陀的把人生减到极致,还有老子的无为等等,所有这些本质上都讲着最底层的同一个原理,而小务虚几年前,就漂浮在表层去通读所有这些书籍。具体事例不具备扩展性,它无法图解其他问题。具体事例往往由底层原理与特别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本身。因此,环境一变,就可以变出一个不一样的具体事例,而今天人类具有无穷无尽的信息量,因此,如果漂浮在表层,一辈子都搞不明白这个世界到底是如何运行的。这里的具体事例,可以理解为术层面的各种各样的思维模型,这类思维模型具有极大的局限性,比如上面所说的关于简洁的模型,可以找到无数的书籍都在表达这个概念,有无数的名人也都在强调这个概念,有无数的科学家终身也都在追求简洁。

简洁的各种术

比如乔布斯极致简洁的产品理念,小务虚在几年前,在上李善友教授的创新课时,乔布斯的这个极致的简洁的产品理念不断的被善友教授重复了再重复,然后我在意识里面也坚信,那就是要追求极致的简洁,同时,在乔布斯的传记里面,他提到他小时候看到父亲在精致的打磨柜子的内侧,乔布斯问父亲为什么?因为这是内侧,是看不到的地方,父亲说:“真正的好木匠会把柜子的背面做得和正面一样漂亮。”,这种灵魂般的简洁美的追求被乔布斯全面运用到他的产品里面。

然后,乔布斯成为众多人的偶像,无数的人开始模仿他,开始向乔大师学习,践行他的简洁理念,如雷军,连穿着也追随乔大师,小务虚也是乔迷,也被他的这个极致简洁理念吸引,有一段时间也在生活与事业里面去践行。

然而这里却存在一个问题,我们看到的是乔大师表现出来的那些具体层面的事例,而一个人能把一个深层理念执行出来,那么它必须是由下而上的,由底层的第一性原理出发去构建上面的应用层面的,因此,我们看着乔大师的表层来学习,实际上是基本注定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因此,直到今天,我们依旧看到不有第二个乔布斯出来,因为,真正起作用的是底层的道,真正能图解一切问题的是底层的道,真正能构建这个体系的也只有道,而道所延伸出来的术,它更多的是得对应特定的场景或者领域,然而今天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变化,这才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所在。

市面上,关于简洁这个概念的书籍与理念更是不计其数,比如专注,减法及极致也表达着同样的理念,比如断舍离,极简主义,简单思考这类书籍,再比如深刻一些的老子,佛陀及稻盛和夫的心法等,全部都可以归结到这个思维模型里面,当然老子佛陀类相对会深刻很多。

但是仅仅学习佛陀或者老子,你依旧无法构建这个体系?为什么?

小务虚到底在说什么?

一个道,在术的层面可以有无数种表达形式,可以有无数种针对某些特定领域的思维模型,而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停留在术的层面,那么我们永远会有学不完的思维模型,特别是,人类的信息量正在指数增加,这意味着,特定领域的思维模型也在不断的演变与增加。

这就是仅仅学习知识思维模型的第一个不成立的原因,而我们一定就是这样去学习的,我们会学习大量的表层的思维模型,然后就停留在那里,然后生活与事业还是没有大的变化。

思维模型的基础

思维模型对应人的理性逻辑,在人的理性逻辑下面,还有一层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本能意识。

我们简单的把人体分成2部分:

系统一:本能意识部分,在丛林中至少打磨了300万年以上。系统二:理性逻辑部分,真正成熟以人类有文明开始 ,大概1-3万年左右。如果读者已经通读了小务虚本专栏前面的文章,那你就非常清楚,越原始的东西,越具有奠基性,决定性与稳定性,因此,它们两者具有如下关系:

本能意识是理性逻辑的基础与前提。理性逻辑必须通过本能意识才能发挥作用。理性逻辑的高效率是建立在本能意识的高效率之上的。本能意识决定理性逻辑。理性逻辑是服务与配合本能意识的。比如你对一群小孩说:“不要吃你们眼前的这颗糖,谁能做到,一会我就会给他10颗”。这是一个实验,实验的数据是80%的小孩会立即吃掉眼前的这个颗糖,只有20%的能做到不吃。

我们知道,人的本能意识成熟的早,而理性要到20岁后才成熟,越小的小孩,理性就越少。

而相同年龄的不同人,拥有的理性也是不一样多的,比如这里的20%的小孩就拥有比另外80%的小孩多的理性,这个实验继续跟踪了这些小孩的人生,发现那20%的小孩在未来的人生中,在事业与家庭上,均取得更好的成就与幸福。

任何人,如果他肚子饿的时候,面对眼前的面包,本能会强烈的主导我们迅速吃掉,而此时,有人告诉你,把你眼前的面包给我,然后我会给你10倍的面包。

此时,本能意识一定会说:“我才不管呢,我就是要吃”,大脑会分泌强烈的情绪激素,促使我们尽快去执行这个欲望,但是理性会说:“嘿,等等,你如果现在不吃,一会会有10颗糖哦”,但是本能一定是任性的独裁的,它说:“我不管,我好饿,我现在就想吃”。

此时,那80%的小孩,理性偏弱,那么它没法继续跟本能谈下去,或者它不知道怎么谈,不知道怎么说服本能。于是本能直接主导非理性的行为。

而另外20%的小孩,理性偏强,此时,它会继续找理由,尝试说服本能:

“忍一小会,就有10颗糖,这可够我吃几天”“要是有了10颗糖,我还可以分享些给爸爸,妈妈,还有我最好的朋友”“刚才那人好像说另外10颗糖更大,更好吃哦”后面这20%的小孩,能调用理性,把事件的收益细化,明确化,拆分给本能听,引导本能把焦点放在未来的收益的憧憬上,于是本能也能产生对未来预期收益的情绪,这时多巴胺会产生快感驱动,于是这股对未来预期的情绪,就可以消解掉本能当下的诱惑情绪。

这就是本能意识与理性逻辑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思维模型无效的根本原因之一,因为很多时候,思维模型所对应的理性逻辑,是没有情绪支持的逻辑模型,是完全抵抗不住本能的强大情绪遮蔽力的。

比如在极简理念的这个法则上,佛陀,老子与稻盛和夫他们所达到的境界是无我,无为与至善,也就是简到完全不为已的境界,这也是一个思维模型,也就是理性上要求不为已的思维模型。

小务虚几年前就接触到他们这三种思维模型,也深刻的认同这类理念,但是这种思维模型,不管我如何践行,我就是无法运用到生活里面,为什么?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