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有关华为的新消息依然不断。芯片方面,虽然美方的限制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但在台积电、高通、联发科等大厂之后,美光科技、索尼和铠侠等公司也相继申请向华为供货,即使被批准的希望不大,但都不想失去华为这个大客户。智能手机方面,华为以20%的市场份额,在第二季度与三星并列第一,随着芯片库存的消耗,华为手机市场萎缩已难以避免,但对于出售荣耀品牌的传言,华为还是坚决予以否认,看来华为也不会轻易放弃手机市场。
另外一个重头戏是5G布局,这也是华为一直引以为豪的领先所在。但在美方的打压之下,华为在国际市场频频失守,其5G商用合同数已经被爱立信反超。尤其是曾经占据华为5G半壁江山的欧洲市场,已经被多个国家事实上排除在外。最新消息显示,由于在网络建设中排除华为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加之在新的芯片禁令之下,运营商对华为设备生产能力的担忧也日益加剧,电信运营商Orange比利时和Proximus已经决定,将用诺基亚的设备逐步取代华为的移动设备。
至此,华为5G在欧洲市场就主要剩下德国和意大利等少数几个重要国家。前不久有媒体透露,德国虽然会给华为5G设备设置严格的限制,但还不至于完全将华为拒之门外。而华为在意大利的机构,仍然在为获取更大的信任而努力。根据新浪财经提供的消息,华为意大利分公司总裁近日表示,华为愿意接受“彻底”的审查,以证明其技术不会对将在5G网络建设中使用其设备的国家构成任何风险。
这里最为关键的就是所谓的“彻底”,怎样才算“彻底”呢?被很多网友理解为华为甚至愿意开放其底层的核心源代码,以供审核。很显然,为了保持5G市场,华为再一次拿出了更大的诚意,不惜透露出自己最为核心的关键技术,任正非这一步有些“孤注一掷”,打出了令人心酸的一张牌。只不过最终的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实际上在此之前,针对美方所谓的安全隐患指责,华为已经多次展现出自己的诚意,试图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来自证清白。早在10年前,华为就主动投资在英国成立了安全认证中心,聘用清一色的英国团队实施监管,负责对华为软硬件产品进行测试,以不断改进和完善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打消海外市场对华为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的疑虑。直至今年上半年,该团队虽然也发现了一些华为网络设备的风险缺陷,但都是一些低优先级的事项。在去年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之后,华为也提出过可以进行代码级的审核和验证,但结局依然令人遗憾,英国还是把华为设备排除在了5G网络之外。
此外,华为在德国也设置了类似的安全测试中心,还在布鲁塞尔建立了一个“欧洲网络安全透明中心”,提供给欧洲电信运营商对华为设备进行测试,以建立基于验证的信任关系。据了解,该安全中心配置了先进的测试环境,可以为客户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华为产品,以及软件版本、技术文档、测试工具、测试环境和必要的技术支持,甚至可以直接访问华为的源代码。尽管如此,华为至今仍然没有获得必要的信任。
华为和任正非为了市场和合作共赢,又提出了另外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把华为的5G技术授权给某一个美国公司,这不但没有获得积极的回应,反而是对华为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华为的多次诚意都没有得到应有的结果,这一次华为居然愿意接受不设条件的“彻底”审查,任正非这也是无奈之举,把华为最具竞争力的5G等网络技术全面开放,任由你“解剖式”地检查,确实有些令人心酸。
当然,如果还不能发现华为有什么安全隐患,那就是对所谓安全问题的最有效回击。但这样的承诺还隐含着另外的深层风险,那就是审核虽然没有发现高优先级的问题,这些国家和运营商也不再明面上排斥华为,却还是以各种理由事实上将华为排除在网络建设之外,华为的软硬件等核心技术暴露了,却依然得不到想要的市场,那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种种迹象表明,这样的风险不但有,而且还不小。
这也正是华为当前的困境所在。不论是芯片供应链被限制,还是5G市场被打压,表面上的原因都是“不信任”,华为申辩的着力点也只能是基于消除这种“不信任”、建立信任。但实际上这种所谓的“不信任”却没有任何证据和理由,让华为根本无从下手,信任也就难以重建。基于此,华为抛出的“彻底”审查方案也很难达到获得信任的目的,更多的则是摆出一种坦然的姿态。
如此看来,华为这也是打了一张“试探牌”,看似“孤注一掷”表态,实际上有“一石二鸟”的作用。进则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正好彻底回击所谓的安全风险言论;退则可以为华为其他业务的拓展奠定基础,比如华为正在大力发展的能源、智能汽车、云计算等业务,完全可以利用以前的业务网络继续推进。如果有人真的要对华为的软硬件产品进行“彻底”审核,或许也是华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