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TF总舵主
作者: ETF总舵主
8天的长假很快就过去了,你是在人山人海的景点中排队,还是宅家里云度假?
明天A股又要开市啦,几组数据,或将带来10月开门红。
一是假期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来自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10月7日当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4208.9万人次,同比恢复82.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18.4亿元,同比恢复78.1%。前7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18亿人次,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543.3亿元,同比恢复69.9%。这里面有没有你的一份贡献呢?
二是美股昨晚收高,道指上涨1.91%,创7月以来最大日涨幅。富时中国A50指数连续几天上涨,恒生指数也重回24000点。
舵主对明天A股的开门红充满期待。对于10月的资产配置,也给大家一份参考。直接开门见山,亮出主要观点,觉得太长只看这些结论也行。
大类资产方面,建议重点关注权益类ETF,把握经济在后疫情下复苏的配置机会。整体组合以权益类资产为主,建议大小市值均衡配置,重点配置周期板块;消费股过去一月持续调整,但价格仍相对更贵,另外本轮经济复苏蕴含新基建带动的科技行情,但当前科技股估值已较高且有中美摩擦等潜在风险,短期存在调整压力,因而对消费股和成长股维持中性;建议低配债券类资产。
维持消费股和成长股中性,是指保持当前仓位,整体还是看好权益。因此,具体权益产品方面,结合核心+卫星的配置思路,建议重点关注创蓝筹ETF(159966)、创成长ETF(159967)、新能源车ETF(515030)和消费ETF基金(510630)(详细见下文)。
估值分化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短期或有估值扰动
当前A股估值分化程度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截至6月底,估值分化水平处于97%分位数,三季度回调下来后,当前处于83%分位数。从A股历史经验看,回调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估值收敛,即前期涨幅较大估值较高的板块回调压力较大,需要震荡消化,低估值的板块在调整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抗跌特性,短期会出现补涨的情况。
当前在经济复苏的大逻辑下,叠加科技、消费板块的表现,市场可能不会是单纯的低估值和周期占优风格,而是呈现混合、轮动的均衡格局。8月M2 同比增长10.4%,社融新增35800亿环比翻倍,金融数据持续改善,宽信用格局仍在持续,工业生产复苏态势持续巩固,PPI趋势回升,经济持续复苏。经济复苏过程中,建议关注盈利能够边际获得改善的周期行业,尤其是低估值周期板块,或迎来补涨机遇。
中长期看科技、消费的抱团难言终结,抱团的彻底瓦解需要具备三个层面的信号,一是经济预期显著改善,投资者不再抱团,有更多的行业选择;二是抱团品种业绩低于预期,失去业绩比较优势;三是政策或负面因素冲击,从杀估值变成杀逻辑。目前经济复苏过程中消费、科技业绩仍然一枝独秀,特别是科创板、创业板业绩加速回暖,无论是营业收入增速还是净利润增速,二季度都明显好于一季度,反映出二季度单季业绩出现快速恢复,科技、消费的抱团有扰动,但伴随着抱团风格超额收益的收敛,难言终结。
一、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配置权重:股票>;商品>;债券
数据来源:华夏基金,时间截止:2020/9/21
根据普林格周期六阶段划分,对资产进行灵活配置,得到以上大类资产配置权重结果,其中股票仓位占比控制在15%-75%。
根据模型,每月下旬判断当前所处的周期阶段后,在当月资产配置中,85%的资金根据当前所处周期阶段的资产类别比例进行配置,15%的资金根据下一周期阶段的资产类别比例进行配置,最后加权得到当前资产配置权重结果。
图表:每个阶段资产类别比例
注:以上资产配置比例基于积极型投资者的假设,积极型投资者不仅对投资增长感兴趣,还有能力去承担与执行与政策相关的更大风险。
重点配置顺周期板块,对消费股和成长股维持中性判断,建议低配债券类资产。具体来看,10月市场周期状态维持阶段4的概率约为86.79%,轮转至阶段5(经济增长下行、通胀上行)的概率为11.32%。由于经济增长回升趋势延续,2020年10月份资产配置的核心观点如下:整体组合以权益类资产为主,建议大小市值均衡配置,重点配置顺周期板块;消费股过去一月持续调整,但价格仍相对更贵,另外本轮经济复苏蕴含新基建带动的科技行情,但当前科技股估值已较高且有中美摩擦等潜在风险,短期存在调整压力,因而对消费股和成长股维持中性;建议低配债券类资产。
大类资产配置主要观点
数据来源:华夏基金,时间截止:2020/9/15
权益资产配置建议
注;蓝色区域为核心(合计60%),其他为卫星(合计40%)
该组合为核心(60%)+卫星(40%)复合策略,核心为宽基指数轮动组合,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和创业板指作为备选宽基池,对于各宽基加总其价值成长得分、大小盘得分和行业得分,根据得分分配当期宽基指数持有权重,每月调仓一次。本期创业板指得分最高,创蓝筹ETF和创成长ETF无论是今年以来还是基日以来,相对创业板指超额收益明显,当前市场环境下,具备较好的可投资替代性。
卫星为10个指定行业轮动,每月选出复合因子得分最高的两个行业,选择相关较高的ETF进行配置,复合因子由技术面因子、基本面因子、一致预期因子和情绪面因子合成而来,指定行业为中信一级行业:汽车、新能源、医药、食品饮料、银行、非银金融、地产、电子、通信、计算机。
以沪深300为基准,该组合除了2016年以外每年均能战胜基准,年化超额为17.81%,年化波动为27.99%,最大回撤40.55%,相对最大回撤为13.98%。
二、市场回顾及展望
股票:调整接近尾声。近期A股市场连续调整,主要由以下三点原因导致:
1)解禁潮与产业资本减持带来国内宏观流动性边际收紧;
2)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引发市场悲观情绪;
3)以科技、消费为代表的板块巨幅上涨后带来估值明显提高。
当前解禁冲击趋于底部,已近尾声;外围风险短期释放已比较充分,市场情绪有望回暖;科技板块业绩增长,股价回调之后估值趋于合理,总结来说,当前各因素影响趋缓,反弹将至。
债券:震荡中静待拐点。三季度经济和信贷数据不断超市场预期,经济基本面的逐步改善对债市构成下行压力;叠加特别国债和专项债的发行,在央行维持货币政策稳健的同时,供给压力和风险资产对市场情绪的影响也加剧了债券收益率的波动。
商品:黄金连续下跌;豆粕表现较为亮眼,后期仍有上升空间。美联储未有进一步刺激计划的承诺、美国财政经济刺激法案的持续僵局和美元指数止跌企稳等因素共同限制了金价的上涨空间。但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宽松的大背景则仍对金价继续构成支撑,尤其是美联储引入平均通胀目标,前瞻指引调整,容忍通胀略高于2%的目标,并暗示延迟加息至2023年,以及部分避险需求是金价有利支撑。过去一月,豆粕表现较为亮眼,本轮豆粕上涨周期或尚未结束,后期仍有上涨空间,主要驱动可关注“天气市”、“中美关系”等。
大类资产收益表现回顾
数据来源:Wind,时间起止:2020/8/15-2020/9/15
利率驱动下的流动性宽松行情,导致估值分化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央行出台了临时性的政策措施,市场流动性较为宽裕,表现为无风险利率(7天回购利率加权平均)下行,处在历史底部区域,增量资金驱动下,风险偏好上行,提升科技板块估值(见图9),创业板、科技、医药、消费等板块表现较好。当前A股估值分化程度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截至6月底,估值分化水平处于97%分位数,三季度回调下来后,当前处于83%分位数(见图11)。
市场出现估值收敛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增加低估值品种比重。随着二季度经济复苏企稳,货币政策易紧难松,当前环境下M2增速很难再有大幅提升空间,剩余流动性边际收紧(见图10),引发市场对股市流动性的担忧。从A股历史经验看,回调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估值收敛,即前期涨幅较大估值较高的板块回调压力较大,需要震荡消化,低估值的板块在调整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抗跌特性,短期会出现补涨的情况。
资金面收敛但实体经济缓慢回升,关注顺周期板块业绩复苏。8月M2同比增长10.4%,社融新增35800亿环比翻倍,大超此前预期,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3.3%(前值12.9%)。实体流动性上,8月份金融数据持续改善,宽信用格局仍在持续。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实现了年内的首次转正,当月同比增长5.6%,较7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增速已接近上年平均水平,工业生产复苏态势持续巩固,总体来看,PPI趋势回升,经济持续复苏。当下经济复苏过程中,建议关注盈利能够边际获得改善的周期行业,尤其是低估值周期板块。
流动性担忧影响短期风险偏好,但科技和消费长期逻辑并未改变。从2010年以来消费、科技的抱团来看,低估值行情通常出现在抱团的中段,特别是估值出现极端分化后,大多会带来阶段性的扰动。
中长期看科技、消费的抱团难言终结,抱团的彻底瓦解需要具备三个层面的信号,
一是经济预期显著改善,投资者不再抱团,有更多的行业选择;
二是抱团品种业绩低于预期,失去业绩比较优势;
三是政策或负面因素冲击,从杀估值变成杀逻辑。目前经济复苏过程中消费、科技业绩仍然一枝独秀,特别是科创板、创业板业绩加速回暖,无论是营业收入增速还是净利润增速,二季度都明显好于一季度,反映出二季度单季业绩出现快速恢复,科技、消费的抱团有扰动,但伴随着抱团风格超额收益的收敛,难言终结。
三、ETF市场动向
芯片ETF(159995)近一月净流入近40亿元,短期调整不改资金格局。2019年初以来芯片板块上涨超200%,前期巨幅上涨后估值明显提高,板块自身估值消化压力较大,加之近期受中美贸易摩擦、美股暴跌、流动性边际收紧担忧等因素影响,芯片板块出现连续调整。中长期看,芯片是科技的核心,是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最关键的一环,无论是国产替代驱动,还是5G基站建设、5G手机换机等带来增量需求,仍具有较确定性的景气度,短期调整不改长期趋势。截至9月24日,芯片ETF(159995)近一月资金逆势净流入近40亿元,最新规模218亿元,日均成交额12.3亿元,交投活跃。
千亿元资金追捧首批科创50ETF,华夏科创50ETF(588000)认购规模达450亿元,科创板指数投资时代开启。9月22日,首批四只科创50ETF正式发行,一天卖爆近1000亿元,其中华夏科创50ETF(588000)认购规模达450亿元,按照产品对现金募集上限的要求,首募规模最大的华夏基金比例配售最低,资金的获配比例11.048%。科创50ETF紧密跟踪科创50指数,聚焦的是代表性的科创型企业,具备较高的成长性,发展空间比较广阔。从组合配置的角度来看,科创板的定位、行业分布特点相对比较鲜明,有利于和其他板块的A股宽基指数形成有益补充,实现多元化配置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股票ETF封闭期平均时间估算,科创50ETF(588000)有望10月底或11月初上市,届时投资者可像买卖股票一样交易科创50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