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尽管5G在过去一段时间炒的非常热火,但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少用户愿意主动选择5G流量套餐,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价格太昂贵了。现阶段面对不太成熟的5G商业化,绝大多数人依然更喜欢4G流量套餐。
面对这种情况,包括移动、联通、电信在内的三大运营商自然非常焦急。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他们发现三大运营商多个地区的网上营业厅和手机App中集体下架了不少4G套餐,用户在办理新套餐时只能选择价格较高的5G套餐。
这就意味着三大运营商试图通过比较强硬的手段,来变相逼迫用户主动选择5G套餐。很显然,此举在一定意义上剥夺了用户的自主选择权,带给用户更糟糕的使用体验。
对此,有运营商回应道:“目前确实在官网和App中下架了4G套餐,用户更改套餐或者办理新号码时只能办理5G套餐。不过,目前在线下营业厅还存在4G套餐,用户可以去线下办理。”
律师表示,运营商下架4G套餐,变相逼迫用户选择5G套餐的做法主要是商业行为,从法律上并没有什么违法之处,也没有侵犯用户的权益,所以只能从道德层面去批判和谴责。
就目前来看,三大运营商所提供的5G流量套餐价格出奇的一致,基本上是从128元最低档起步,再往上有138元、158元、198元、238元、398元、598元等档位,多数普通人很难承受得住每月如此高昂的流量费用。
一方面是5G流量套餐价格的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却是4G套餐的不断下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早先非常流行的“不限量套餐”便被运营商们陆续取消,而且像什么互联网联名套餐也在慢慢的消失,可供用户选择的4G套餐种类越来越少。
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就是,现阶段5G套餐价格的下降空间非常小。由于流量红利的消失,行业内竞争加剧,提速降费等措施的影响,再加上新建5G基站等成本的增加,导致运营商也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联通和电信宣布共建5G就是一个最突出的例子,为了减缓建设5G所带来的成本压力,联通和电信甚至选择了共建共享5G网络。所以,要想5G套餐价格短时间内能够降下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而对于运营商来说,推广价格较高的5G套餐无疑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但从第三方市场报告统计,目前5G时代针对个人消费者方面还缺乏革命性的产品体验,4G网络仍然能够满足用户基本需求,5G对于消费者来说吸引力不大。
因此,种种矛盾的存在,才会出现如今运营商主动下架4G套餐,变相逼迫用户选择5G套餐的现象。那么,对于你来说,你现在会愿意使用5G套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