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人只有一种:逼自己自律,把自律做到极致的人

稻盛和夫在《敬天爱人》里面说:“越是努力的人,越是能力大的人,越要时时刻刻反省,天天反省,否则,人这个东西就会堕落,这是规律”。

卓越的人只有一种:逼自己自律,把自律做到极致的人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我们会发现,越是成就大的人,越是优秀的人,就越是强调这种时时反思反省的自律,那么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到底为什么需要如此重视反思反省,自律,到底自律什么?我们的敌人在哪里?

一切的答案,就在大脑里面!

我们在前面几个章节中,从大脑的原理层面导出善有善报必然成立的结论,稻盛和夫所说的,为世人,为社会而努力奋斗,是一个人的最高品质,把一颗至善的发心放在人生与事业上,秉持作为人,何为正确的基本原则,全力以赴,必然会结出善的正果。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与人为善,它实际上代表着大脑里面的共情网络,而这个共情网络的打造关键时期,就是每一个人的儿童成长时期,因此,这个从小到大的成长时期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就成了一个人是否拥有这个共情网络的关键。

人类大脑本能最底层的基因层面脑是在几百万年前的丛林环境中构建完毕的,而每一个人的大脑的关键塑造期,就是出生后的综合环境,其中家庭环境是重中之重。

这两个层面,造就了每一个人的本性与性格,基本决定着一个人一生所能达到的人生高度。

因此,对于所有已经在看本书的读者来说,你是否拥有与人为善的天然品质,是已经大体上定型的了!这就是一个人的性格,甚至对于年纪更大的人来说,这种定型更是达到了顽固的地步。

因此,即使你知道善有善报的因果论,即使也相信它,但是在大多数日常情况下,你的所有默认的瞬间本能反应,就一定还是听从你原本的本性。

有什么样的大脑神经元网络决定着你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不过,好消息是,现代科学已经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的大脑,终身具有可塑性!

但是坏消息是,在一个已经接近雕刻完成的雕像上,再进行二次修整与雕刻,这是一个难上加难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成年后的修身难度会如此之大的原因,我们实际上,面临的敌人,是已经接近成型的大脑神经元网络,我们是要去修正这样一个网络,使得它能朝向一个相对更正确的方向前进。

而这样的修正,又是何其之难,即使成长后,我们必然还是会处在某种社会网络中,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继续潜移默化进一步影响塑造着我们的大脑,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努力奋斗是在一个既定的范围之内的,这个范围就是所有这些环境综合起来的我们,这就是我们发挥作用的空间,我们无力超越这个空间,因此我们的大脑就在这个空间以内。

因此,实际上我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大脑是综合环境的结果,我们有目的的学习某些理念,然而试图来改变人生,这实在是以卵击石,因此,要改变人生,就必须从大脑所处的整个环境入手。

除非,我们能有目的,有意识的去主动修正它。

但是身处某个环境来做这样的事,难度就会变得无限大,这就更考验人的意志,因此,只要我们还在这些环境中,修行就得时时刻刻进行。

这就是我们所要做的人生功课,而自律,就是这样一个可以有效重塑我们大脑神经元网络的工具。

《次第花开》作者希阿荣博说:“从长远来说,如果我们若真心替别人着想,首先须做到自律”。

而自律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一个符合大脑神经元原理的工具,它不仅能提升我们的共情网络,还能有效攻克我执。

因此,为什么自律如此重要?我们到底面临着什么样的敌人?我们需要跨越什么样的障碍?

敌人在哪里?

300万年前,丛林时代所形成的动物本性人类有文明开始,文化对每一个人的制约与影响【以成年为分界线】儿童期与青少年期所形成的大脑网络。成年后所处的环境对应的大脑网络。这就是一个简化版的敌人,下面具有分析:

有一位读者看了最近几篇文章后说:“不就是佛陀理论吗?”

王东岳老师曾经说过,读古文读经典有2种读法:

一种就是“我注六经”,也就是为读者解读经典著作的思想,注解等。另一种就是“六经注我”,也就是我借经典著作来论证我的主张。第一种有些类似站在山脚下看山顶,猜测山顶有什么。第二种则是直接站在一个更高的山头,来看其他经典著作。

几年前,小务虚在读很多经典著作的时候,往往就是第一种,站在山脚下看山顶,作者提出一个观点,你甚觉得有道理,你甚至决定要在生活里面践行,但是停留在表面的认知,却是无效的。

正如我在几年前,通读了大量的书籍,但是我依旧相当迷茫,我始终无办法把这些读到的东西,真正的应用到人生里面,因此我一直在探索。

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一直追索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现象,不断的深入挖掘,不断的更深入现象背后的本质,最终,当我开始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山头来看下面其他一些著作的理论时,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之前的学习会没有用的原因。

其中核心的原因就是,站在山脚下看山顶,永远只能看到边边角角,因此,如果从边边角角的层面出发来构建人生,那么往往意味着我们把一切都架构在一个极为脆弱的基础之上,这就好比盖楼,地基不打结实,盖起来的楼,盖得越高,就会越危险。

这就是小务虚本专栏的着眼点,大家会发现,在前半部分的章节中,我们更多的是停留在底层的原理原则方面,然后慢慢的往上分析,能量的原理原则在最底层。

然后在最近的章节中,我们考察更多与大脑相关的原理,我们拿这些大脑的原理原则,来解读一些经典理论,我们会发现,这些几千年前的经典理念,竟然是与我们的大脑原理相匹配的。

这就是一种能流传千年的文化的道理所在,它肯定不是因为一些花言巧语的东西,它之所以能广为流传,那么意味着它有效,意味着如果能按照它所介绍的方式方法去严格执行与践行,那么就一定会发生实实在在的改变。

但是小务虚又有另外一个信念,那就是我决不盲从,因为我深信科学的力量,特别是我有幸生在21世纪,因此,科学成了我研究这些经典理论的一个重要工具,我希望用科学的知识来论证这些经典理念,因为单一的一家之言,无法使我彻底的信服,无法使得我把一生都放进去践行,更何况,大多经典理念,起源于科学还没有兴起的时候,这是核心原因。

这个观念或许来自王东岳,他是对的,王老师深深的影响着我,曾经也是我的唯一,但当我继续往前走的时候,我才发现,一切都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生,就是不断证悟的过程。

深入了解了大脑的原理后,我才明白为什么佛陀会主张的出世修行,为什么稻盛和夫需要用一系列的书籍来提醒大家要动机至善,要时时刻刻自我反省,他甚至说:“否则,人这个东西就会堕落,这是规律”。

这个问题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不对它进行深刻的觉察与反思,不深入到它的本质里面,不深入到它的灵魂之处,不把它重视到每一时每一刻,只要我们稍微有一点点的放松警惕,我们就极有可能立刻被遮蔽。

卓越的人只有一种:逼自己自律,把自律做到极致的人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乔布斯说他从17岁开始,连续33年每天都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还会继续做我今天即将要做的事情吗”

古往今来,各大成者,越是大成就的人,越是修行越高的人,对这个问题就越重视,重视到每一分每一秒,终身都在重视这个问题,虽然大多数人也无法彻底的搞明白到底最底层的规定性是什么,但是在现象层面,只要我们用心去觉察,每一个人,都可以觉察到大量的事实。

即“我执”的力量,超乎我们的想像,我执,时时刻刻在向我们发起挑战!稍微不注意,稍微放松一下注意力,我们就会被给笼罩。

这里面的核心原因就跟我们的大脑密切相关。

卓越的人只有一种:逼自己自律,把自律做到极致的人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我们很多人第一潜意识就是大脑是我自己的,我的人生由我自己说了算。这样的想法是大错特错。

所有问题的原因,就在我们大脑的构造上!

考察对一个人的人生影响,我们可以把大脑的构造阶段,分为三个阶段:

出生前的大脑【比喻为基因脑】出生后到你成年后【比喻为文化脑】成年后,你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大脑【比喻为显意识脑】请不要怀疑出生前的大脑构造结构对你的影响,它是决定性的,这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它在时间上也处于前后的演化关系,它符合我们之前提出的理论,每一个后一层的高效率是建立在前一层的高效率之上的。

有一句接近真理的话可以全面的概括这三层脑的关系:越是底层的东西,越具有奠基性,决定性与稳定性。

请牢牢记住这句话,它是一切问题的根本原因,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核心。

出生前的大脑

出生前的大脑,这里主要就是指我们基因层面的大脑,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论述过,人类的大脑不是独立发展出来的,它是在与环境特别是与其他动物们的相互竞争相互影响中迭代出来的。

我们向来也喜欢把人类视为极为独特的物种,把我们与动物们分得清清楚楚的,这样的想法,只会让我们更看不清方向,我们原本都是一家,正如现在的地球人,都是同一个祖先一样,这种隔离的眼光会阻碍我们看清自我的本性。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所能探索的领域更为深入,眼光更为广阔,如下这张胚胎学的图显示,所有的哺乳动物,在早期的胚胎大脑的发育时,其显示出来的这种弯曲的特征,都是极为相似的,右边是发育数周的人类胎儿【上】及猪的胎儿【下】,大数多哺乳动物的胎儿在早期发育阶段,都具有极为相似的弯曲状态。

卓越的人只有一种:逼自己自律,把自律做到极致的人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胚胎大脑发育特征-弯曲

考察这个问题,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

可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点,首先,我们在之前用能量的角度已经推导出万物同源的观点,这个过程,经历几十上百亿年,我们说这是宇宙意志的体现,但是我们从来缺少这种直接的证据展示,这使得我们没法让自己坚信这一结果的无可质疑性。

但是我却要强调,不要心存侥幸,承认这一点,是我们看清我们最底层本性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不承认我们的动物性,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寻找到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答案,要想搞明白“作为人,何为正确”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这一点开始考察。

卓越的人只有一种:逼自己自律,把自律做到极致的人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人类大脑联合皮质比例最大

承认自己就是一头动物,承认自己的动物性是起着主导与主宰性作用的,有利于我们时刻保持对它的重视及审视。

人类大概是在500-600万年前与黑猩猩分家的,如上各哺乳动物的大脑图所示:

越低级的动物,红色区域所占的比例越多,这个区域代表着更多的运动与感觉的能力。而越高级的动物,联合皮质所占的比例越多,人类的联合皮质比例是最多的,这个区域代表着更多的复杂能力,如情绪,记忆及逻辑能力等。这些底层能力的构建时期,就是在我们跟黑猩猩分家后的丛林环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本专栏的前半部分中,有相当的章节都与这一时期人类的进化相关。

卓越的人只有一种:逼自己自律,把自律做到极致的人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哺乳动物大脑对比

如上这张各哺乳动物的大脑图,可以看出人类的大脑与各哺乳动物们存在着诸多相似特征,越高级的物种,这些相似的特征就越多,特别是黑猩猩,不对比几乎看不出区别。

同时,可以明显的看出,人类的大脑比黑猩猩的大脑分化的更细致,这就是我们拥有更多高级认知能力的原因。

而所谓的进化,不是人类自己决定的,而是所有哺乳动物及环境共同决定的,这一层进化,决定着我们的本性,而它就体现在我们大脑里面的动物脑及情绪脑这两层底层脑里面,因此,我们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到什么及我们瞬间反应出来的自动化情绪,就是对应在这两层脑的神经元的构建上的,所有的自动化的底层规定性,都是这些最底层的神经元细胞规定着的。

实际上,我们在前面章节中提到的三层脑结构:动物脑,情绪脑及新脑,它所体现的,是我们的神经元系统里面的神经细胞,也是有前后演化的关系的。

我们把这三层脑的关系比喻成:人,公司与国家的关系。

我们也可以借助我们视觉在大脑皮质里面的几层关系,来理解我们人感知与知觉的原理。

比如我们的视觉过程它涉及如下这几层神经细胞:

卓越的人只有一种:逼自己自律,把自律做到极致的人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视网膜:在我们视网膜上的视椎细胞与视杆细胞,它们将光波转化成电脉冲信号,进入我们的视神经。LGN:视神经将这些视网膜信号传递到丘脑的LGN细胞,形成一个对外界的初级图像。V1:这是大脑里面的视觉初级皮质,这里的细胞主要对LGN初级图像中所形成的边缘反应。V4:V4的细胞对V1区的细胞所获得的边缘信息进一步的加工,如通过对比边缘的区别从而获得对象是什么的概念。V5:V4细胞也是对V1区的细胞所获得的边缘信息作进一步加工,如通过组合与对比边缘,形成对物体运动的感知。前额叶中部:前面几个步骤最终获取到了“什么物体在运动”这个信息,信息会继续往前传递到我们的前额叶中部,前额叶会继续对它进一步判断,如这个东西的情绪是什么,要进一步做出什么样对应的本能反应等等。外侧前额叶如果也参与进来,那么会继续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权衡利弊,规划与分析,这个过程就是显意识的过程,而前面的6个步骤,都基本是潜意识的过程。

卓越的人只有一种:逼自己自律,把自律做到极致的人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这七个步骤,是一个不断的往上递交的过程,每一个后一层过程都是在前一层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前一层的存在,后一层就无法运转。

每一个后一层的高效率,都是建立在前一层的高效率之上的。

实际上,真实的世界并不是我们人眼所看到的如此这般丰富多彩的,会被我们的视觉中枢处理成栩栩如生的世界前,有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发生在我们的底层细胞层面,比如视网膜上的上亿个处理大量光波波长的视细胞,这是极庞大的一个工作量,在长达几亿年间,这些细胞被进化成能够快速的对波长进行自动化的处理,处理后的初级信号传递给下一级中枢,如LGN,LGN这个处理中心,可以简单理解为动物的对外界的条件性反应,所有动物大体都有这个中心,它是生存的必须。

接着压缩处理后的信号被送往初级视觉皮层,即V1,V1主要处理轮廓与边缘,使得我们可以把眼前的世界中的每一个物品独立出来识别。

下一级V4,开始进入高级皮层,可以对V1识别出来的物品赋予概念:“这是什么的概念”,动物们就没有进化出这些可以定义物品的高级皮层。

一直到第7层,才进入我们的显意识,这个过程,有些类似于信息不断被封装的过程,每一层都会剔除掉大量不相关的信息,只封装目标信息,因为越高级的皮质,越需要将资源用在关键点上,用在刀刃上。

因此,到第7层的时候,每次同时只能有一条信息进入显意识,因此就必须是最重要的那条信息,处理完这条信息,下一条信息才能进入显意识。

这就是我们视觉发挥作用的一个前后关系,它的原理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我们的整个机体的作用机制,即我们的机体里面,存在着大量前后关系的组织,每一条信息都首先在这些底层的组织处理完毕后,才提交到后一层组织,层层递交,层层压缩信息,最终极少量的信息到达我们的显意识。

请深刻理解这个概念:每一个后一层的高效率是建立在前一层的高效率的基础之上的。

大量的信息都停留在潜意识层面,因此,大部分的日常对外反应,这些底层的组织都自动化主导着机体,因此,几乎98%以上的行为,都是这些自动化的底层组织控制着的。

这就是每一个人出生前,大脑的规定性。

文化对大脑的规定性

在大脑前面这些结构的原理的基础上,人出生后所经历的一切,就相当于在这个框架的前提下,不断的往大脑存储信息,我们叫经验,人与人,人与物的每一次互动都代表着可能塑造着我们的大脑,可以形象的理解为,每一次人与外界的链接,都是大脑里面神经元之间链接的形成,某些事情,某些人,某些动作,我们主动重复得越多,甚至在脑里面不断的多次的联想,都在是塑造我们的大脑。

量变最终会达到质变,当所谓的习惯形成之时,意味着在脑里面的某组神经元网络打造完成,可以交由底层部门对应的自动化处理,而不用占用有限的,珍贵的,耗能的显意识资源。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