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很多互联网人士和传统营销人都在对定位理论口诛笔伐,大致看了他们的辩论,口水仗居多,真正懂定位和实践了定位理论的人士,面对上述人士的攻击,基本是秀才遇到兵。
如这样的一些观点:品牌话题,其实不需要讨论概念,只要去做、去积累,去推广就可以了;还有人认为,产品做到销售量最大就是品牌,品牌只是销售的一个结果;我不做品牌,只销售、卖货;不要谈品牌理论,要去实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这里不想去讨论谁对谁错,没有意义。我觉得大家批判定位,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和理由,但他们都没有讲清楚,或者不想讲清楚,再或者讲不清楚。
我以为,有以下几个误区和因素,造成大家对定位理论的攻击和议论。
第一:定位理论,大企业才有用?
有人认为,定位理论只有大企业才能用,小企业那需要什么定位。小企业只要抓住一个机会,找到一个好产品就可以成功。他们会说,小企业如果专注做一个产品,会有市场吗,能够生存吗?这样的观点现在很有市场,因为小企业、创业企业很多。
他们的观念里,就是做到哪里,能做到哪里算哪里,不需要什么战略定位。这个观点对吗?当然不对!好产品,好机会太多了,你能做得了吗,你的能力和资源匹配吗?这才是重点。
小企业就是要专注,要聚焦,否则什么也做不好,好的产品和机会太多,但不会是你的菜。
有人说,定位就是要你做这个,不做那个,这不是失去了很多机会?表面看是,实际上刚好相反。先做擅长的、精准地,做成领导品牌,适当时候,启用新品牌进入新领域。如格力先把空调做好,专注空调研发、生产和销售,做成专家品牌,当空调单品类的年销售达到1400亿,再启用新品牌进入其他相关领域,如晶弘和大松品牌。
当然,品牌的模式有很多种,并不见得就要用单一品牌或者不相关品牌,但每一种模式的形成都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也会有其优势和劣势,不能一概而论。
很多人就是非常僵化的看待定位理论,他们认为定位理论就是要做一个品牌,失去了覆盖其他品类和市场的机会。其实,品牌发展理论并不是企业只做一个产品、品类或者品牌,而是先要做专家型品牌,让一个品牌成为品类的代表,适当时候,再推出第二、第三品牌。
你问我,企业要几个品牌好,我说你要是能做好,越多当然越好,可为问题是:你能吗?很多人说,娃哈哈也没有什么定位,错!娃哈哈的历史上最成功的产品,营养快线的定位就非常精准:奶饮品营养早餐。正是后来因为娃哈哈不断的多元化,导致很多失败,这也是近年来其业绩下滑的战略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