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入局后,荷兰AMSL的态度发生了突变。
荷兰ASML作为全球顶尖的光刻机制造商,根据荷兰AMSL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的净利润,从上年同期的6.27亿欧元增至10.62亿欧元。
由于台积电和三星对于EUV光刻机的需求不断加大,如今荷兰ASML占据了全球80%以上的光刻机市场,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能够量产EUV光刻机的企业。
但由于《瓦森纳协定》带来的影响,国内半导体企业向ASML进口高端光刻机,却迟迟没有办法交付。
9月15日,华为麒麟芯片的断供,让国内半导体行业再度看清了眼下的形势。发展国内自有的芯片制造体系,已经是刻不容缓。
9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对外界表态,将会入局光刻机的开发工作。将外界“卡脖子”的技术,列入中科院的科研清单。
在中科院宣布入局短短两天之后,ASML的态度突变。ASML全球副总裁沈波对外界表示:“ASML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合作伙伴,此后将加快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此前,ASML对于自己的光刻机技术十分自信,如今却宣布将加快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无疑是在担心国内在光刻机技术上会有新的突破,对其市场带来影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表示:“目前,国内虽然在7nm技术上受到制约,但是依靠现有的技术,依然可以制作出14nm或28nm技术的芯片产品,高端芯片的断供,也只能影响到手机业务。”
言外之意,透漏着对国内芯片制造业的信心,为了尽快稳定国内市场,ASML公司又有了大动作。
DUV光刻系统将无需白宫授权
ASML公司CFO在近日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表示:“如果ASML从荷兰向中国用户提供DUV光刻系统,将无需得到出口许可证。”
言外之意,ASML公司已经获得了DUV光刻机的出货许可,并且不需要得到白宫的相关授权,就可以向中国市场供货。短期内多次态度的转变,也透漏出了ASML公司对国内市场的“急切”心情。
与此前的局面不同,如今中科院的入局,代表了我国要大力开发光刻机产品技术。
在光刻机产品上,我国并不是处于空白阶段。在此前文章中笔者也曾讲过,目前全球市场不只是荷兰ASML一家可以制造光刻机的企业。如果ASML继续对外界封锁自己的产品,将会为自己培养出来一家强力的竞争对手。
同时,我们的光刻机产品技术,也会在短期内得到突破。
还是ASML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在报告期内确认销售的光刻机产品有60台,其中14台为极紫外光刻机,70%左右的营收,来自非EUV的常规光刻机产品。
从这组数据中不难看出,支撑ASML业务的依旧是中低端的光刻机产品。而并非高端的EUV光刻设备,这也是荷兰AMSL在中科院入局之后,态度突变的重要原因。为了保持自己在光刻技术上的领先,ASML在第一季度就加大了自己的科研投入。
投入了约5.5亿欧元用于光刻机技术的开发,不难看出ASML也想继续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
写在最后
笔者认为,即便DUV光刻系统的采购不再受限,国内也应当扶持自己生产的光刻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技术上进行阶段性的追赶,如果一味的依赖采购设备进行芯片的生产,将会再次延缓国内的半导体行业发展速度。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每年仅3000亿元的芯片进口额。只要大力提高芯片的国产化和自给率,就可以为不少半导体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如今,技术上有中科院进行攻关,投入上有相关政策的扶持。国内半导体行业可以说正站在时代的“风口”上,突破也仅仅只是时间问题。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