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华为曾耗费数十亿拜师IBM,任正非说华为的主要老师是IBM,是IBM教会华为爬树并摘到了苹果。
但华为不仅仅有IBM这一个老师,合益(Hay Group)、美世咨询(Mercer)、普华永道(PWC)、埃森哲(Accenture)等机构也都为华为提供过咨询服务。
以至于有人评价华为其实是一个通过学习美国而成长起来的公司,它的产品研发体系、供应链体系、人力资源体系、财务流程、组织架构和销售体系等都浸透着世界一流企业的知识财富、经验。
现在流行学华为,但很多人都学而不得其法,没有什么效果。至于缘由我们之前说过几次,但还有一点需要再强调一遍,那就是任正非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我们切忌产生中国版本、华为版本的幻想。引进要先僵化,后优化,还要注意固化。在当前二、三年之内以理解消化为主,二、三年后,有适当的改进。”
在与Hay group合作的时候,任正非就强调,华为下决心穿“美国鞋”(西方鞋),在管理改进上“削足适履”,学习方法就是“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这个态度和方法也一样适合我们学华为。
还是要有“空杯心态”,要谦虚,不要自作聪明,再高明的老师也教不了自以为是的学生。要知道,学习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这是一个过程,僵化是接受,接受的意思是体验、经历和思考,以真正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用事实说话,是实事求是。
而优化是在僵化的基础上改进、修正和调整,然后就固化成流程规范让组织更有活力。
我跟一些创业者谈华为,就遇到过那种非常“聪明”的老板,他们只相信自己那一套,别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呵呵”。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封闭、狭隘的姿态。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